日期:11月16日
地點:台中靜思堂
撰文:張麗雲
「上人,我是『捨得環保點』的站長!」臺中市慈濟志工,七十四歲的林秀鳳,看到上人心生歡喜,笑嘻嘻地說。
1990年,林秀鳳在新民商工聽上人的「幸福人生」講座,上人鼓勵聽眾用鼓掌的雙手做環保,愛護大地。從此,林秀鳳從住家附近的菜市場開始撿回收,做環保,後來以一千五百元租下住家旁一塊不到十坪的空地作為環保點,至2021年,已做了三十幾個年頭。
當初她常聽到上人開示,「捨得、捨得,有『捨』就有『得』。」於是打心裡歡喜,將這環保站命名為「捨得環保站」。說也奇怪,當天晚上,上人來到她夢裡,林秀鳳就跟上人報告自己的想法,上人點頭說:「好!好!」所以說來,這環保站還是上人親口認證的呢!
林秀鳳的「捨得環保站」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人家形容她以前愛漂亮打扮得像聖誕樹,現在樸實無華做環保,脫胎換骨為「菩提樹」。(圖片來源:林淑嬌)
她的環保站麻雀雖小,卻是五臟俱全,小小的空間置放五顏六色的回收資源,如年輕時,她身上的穿著也是五彩繽紛,什麼顏色的服飾一定搭配什麼顏色的眼影,人家戲稱她如「聖誕樹」,但三十幾年的環保、慈濟路,她脫胎換骨、樸實無華,現在人人讚譽她為「菩提樹」。
2021年臺灣兩個月疫情期間,林秀鳳擔心環保志工有染疫風險,不讓他們來做,環保菩薩如被禁足一般,哪兒都去不得,但是林秀鳳自己並沒有因此停歇回收的工作。
疫情期間,林秀鳳不忍心讓環保志工冒染疫風險,但她仍獨自日日作回收無停歇。(圖片來源:林淑嬌)
有人對她說:「妳不怕染疫嗎?」林秀鳳生活單純,以做環保、愛惜大地為己任。上人常說,吃素就是防疫最佳的靈方妙藥,不會與眾生結惡緣,所以茹素又環保的她篤定地回:「因為它(新冠病毒)跟我無緣啦!我在媽媽肚子裡就打好疫苗了,我很有自信。」
她對上人說:「我一定不能讓他們將可回收的資源拿去給垃圾車,這樣以後他們就不會拿來給我們,大愛臺就少收入了!」林秀鳳將回收物視為黃金資源,她愛慈濟、護持大愛臺如己,怎不讓上人疼惜。
除此之外,她將回收的綠色寶特瓶剪成條狀當葉片,將各種顏色的吸管繞成一朵一朵多彩的小花,插在回收的瓶子,親手送給上人。上人讚歎她巧手巧思,她說:「這樣可以練手與腦,才不會得老人癡呆症啦!如果繞得不滿意,一想到師父,我就靈光了。」為了護持上人捐疫苗,林秀鳳還自滷茶葉蛋義賣,募了一筆小善款,令人聽了好窩心。
林秀鳳將回收的綠色寶特瓶剪成條狀當葉片,將各種顏色的吸管繞成一朵一朵多彩的小花,插在回收的瓶子,親手送給上人。(攝影/編輯組)
南投草屯七十五歲的梁金泉,善用巧思,平日將回收的手錶修理後,又是一隻嶄新可用的手錶,另外他還將回收拆解下來的燈頭、燈罩、酒瓶,重新組合,延長物命,成為很有氣氛的檯燈,上人讚歎他的巧思,化無用為大用。(翻拍自連線畫面)
◎雙手萬能
環保志工的分享溫馨真誠,總讓人笑聲連連。環保志工周錦志開了一家修理機車的小店,工作之餘,投入環保二十幾年了,他的環保點就稱為「錦志環保站」。小小的空間,隔了個二樓平臺堆疊寶特瓶,樓下就是各式各樣的分類區。
周錦志擅長彈吉他,他將臺灣民俗流行音樂改編,自己填詞,時時用歌曲帶動環保志工,寓教於樂。11月16日和他的環保老搭檔,一行八人現場演奏伴唱〈慈濟環保三十年〉和〈安平追想曲〉獻給上人―― 「(臺語)看到世間的苦憐人,無錢無厝無半項......上人心疼痛,擔頭嘛真重,要請誰來逗衫工......」
周錦志擅長彈吉他,他將臺灣民俗流行音樂改編,自己填詞,時時用歌曲帶動環保志工,寓教於樂。(圖片來源:林淑嬌)
上人聽了他們的歌聲後,也覺得好療癒,讚賞環保志工很有才華,歌聽起來很新鮮,很歡喜。周錦志以音樂拉住志工的心,讓環保站有家的歡樂,志工樂於做環保,為地球盡心盡力。
上人說:「環保是人家隨手丟掉不要的東西,這些東西埋在地下千年不毀,對大地是很大的傷害。大家都很有智慧,我們利用時間,大家結伴,有志一同的菩薩行善法,對地球、人類的愛護,出於我們的愛心。」
「最重要的,我們邊做我們教育,我們不是為了賣錢。」三十年前,上人鼓勵大家重視環保;「『垃圾變黃金,黃金變愛心,愛心化清流,清流繞全球』,我們收集這些東西,護持大愛(臺),大愛臺就像一股清流,讓大家了解,這就叫做教育。 」
現在地球人口已經快接近八十億了,三十二年前那一念心,開始呼籲做環保,一路走來,做出了有志一同,大家同心、同力,才會有今天的環保志工。他們化無用為大用,用回收的材料重新編織成桌燈,手工細膩,還將寶特瓶、吸管做成桌花,都是市面上買不到的。上人說,這就是智慧,愛的智慧;愛就是造福,是真正的「福慧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