綻放全臺的靜思閱讀書軒

0觀看次
A- A+

日期:11月5日
地點:新店靜思堂
撰文:朱秀蓮;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窗前有一本書,指引一段旅途,天黑時為我點燈,迷霧中為我帶路。書裡每一句話,開出一朵蓮花,困惑時替我解答,執著時教我領悟。」

聽過這首由金曲獎最佳作詞人武雄老師作詞,知名音樂製作人李壽全老師作曲的〈讀靜思語〉嗎?優美輕柔的詞曲,教人不禁心生嚮往,是怎樣的一本書這麼好,為人指點迷津、幫助人轉迷為悟呢?歌名已給了答案,就是《靜思語》。

這本由高信疆先生於1989年編輯,發行超過三十年的好書,用短短的智慧法語,啟迪了海內外無數人,改變許多人的生命。像「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曾使一個本要搶銀行的年輕人放下惡念,走向正途;「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生氣是短暫的發瘋」改善了許多夫妻和親子關係;「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慈濟人更是拳拳服膺。

◎讓好書走入校園

「閱讀,讓希望綻放」,一本好書可以開啟無盡智慧,靜思書軒營運長蔡青兒從2017年起在全臺校園成立「靜思閱讀書軒」,讓好書走入校園,獲得海內外慈濟人與實業家的認同,紛紛響應,即將超過一百七十間,誠所謂「一生無量」。

新北中和國中靜思閱讀空間

新北深坑國中靜思閱讀空間

5月7日,屈尺國小靜思閱讀書軒啟用,是第156間,林錫恩校長把握上人行腳至新店靜思堂的機緣前來致意。贊助屈尺國小書軒經費的是慈濟志工劉寶足和她的兄弟姐妹,集合一家三代之力來紀念已故的媽媽-劉林月森女士。促成此事的還有慈中李玲惠校長、前深坑國中校長陳春男和家長會長張秀玲,而深中閱讀書軒的成立,是來自於陳校長參加了臺北市景文中學書軒啟用的因緣,發願希望學校也能有一間靜思閱讀書軒。文山區志工號召眾人之力,又得到大愛感恩科技執行董事李鼎銘的鼎力支持,還有華梵大學建築系師生的幫襯,打造出兼具古典之美和環保特色的閱讀空間。

林錫恩校長引非洲古諺「教育孩子需要整個村落的力量」,感恩慈濟志工協助清理因蘇迪勒風災慘遭水淹二點五公尺的校園,並將書軒引入校園,讓孩子浸潤在靜思語的陶冶中。他致力帶動生活美學,潛移默化孩子的品格。

◎善用空間 親師生共好

調任中和國中的陳春男校長對靜思閱讀書軒從無到有的過程非常清楚,那是集合眾人之力而成的。他善用到任前就已啟用的書軒,讓親師生走入書軒,從白天到黑夜,充分發揮最大功能。深坑國中現任李建英校長指出,書軒是學校與社區共好的教育基地,不僅師生運用,也對外開放,期許透過閱讀和人文課程,修養孩子的心性,成就每一個孩子,並將資源與社區共榮共享。

茶藝教學

與社區共好-藝文成人國樂班

靜思閱讀書軒的好,「用過的人都知道」,青兒舉一位校長曾與她分享,有一個孩子父親離開了,當他想念爸爸時,就會到書軒翻翻靜思語,化解哀傷,「心情好多了」。蹦蹦跳跳的孩子來到寧靜氛圍的書軒,心安定了,舉止也沉穩了。青兒期許透過空間的營造,讓師生都能夠貼近閱讀,擴大視野,從中得到滋養與安慰,社區民眾也多了一個好去處。

上人歡喜大家的到來,開示時指出,人間的希望在教育。學校教化英才,不論是哪一個教育階層,都是從一粒種子開始,陽光、水分就是要匯集,那一片土地才能有希望。

「五十五年前不知道什麼叫慈濟,五十五年後,慈濟走過那麼多國家,不是去觀光,都是有使命而去。」愛如湧泉,上人感恩有愛心的人共同掘井,期待如螢火蟲般,螢火蟲雖小但是閃閃發光,一隻、一群、一大群照亮黑暗。相信臺灣愛的能量、善的光明,不斷讓人從希望中看見光明;更期待有志一同者,將慈濟的善心與教育聚集,造福在人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