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離我遠一點!

0觀看次
A- A+

日期:11月5日
地點:新店靜思堂
撰文/朱秀蓮;圖片來源/freepik.com

 

「離我遠一點!」這句話,你能想像是出自一位每天都要跟孩子抱抱親親的父親口中嗎?是什麼使他拒稚子於千里之外?原因無他,只因為擔心自己身上可能帶有這二年來令全球聞之色變、來無影去無蹤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會傳染給心愛的寶貝,因此不得不與兒子保持距離。這樣的戒慎恐懼直到二週後,才終於讓這位慈父──慈濟醫院胸腔外科主任謝旻孝醫師放下懸念,重拾天倫之樂。

◎染疫陰影 籠罩心頭

2021年5月,救護車「喔咿喔咿」的鳴笛聲在雙北各大醫院週邊不斷響起,被送進急診的,是感染新冠病毒的重症患者。醫院裡的內科醫護人員首當其衝,投入染疫患者的治療;人力吃緊,醫療降載,平時一刀接一刀的外科醫師少了許多需要手術的病患,應該可以稍稍喘息,卻遇到了大考驗......

「謝主任,有一位無法脫離呼吸器的新冠患者需要氣切......」接到內科加護病房的通知,謝旻孝主任心頭一驚,「染疫的重症患者,病毒量高,氣管切開的同時,從肺部直接噴出來的病毒,很可能造成感染!」他向學長請益該如何進行手術,得到的回答是:「我也沒接觸過這類病人,沒有經驗。」怎麼辦?只能靠自己了!他事先做足功課,穿上防護衣、戴上N95口罩,進入手術室。

對擅長胸腔鏡微創、腫瘤手術,有「謝大刀」之稱的他來說,氣切是再簡單不過的手術,平時只需五分鐘就可以完成。這一次他依然嫻熟的完成手術,心裡卻有疙瘩:「我會不會是臺北慈院第一個染疫的醫護?」陰影揮之不去,接下來的十幾天裡,不僅不敢與家人多接觸,半夜二、三點,更是經常從被感染的夢中驚醒!

「吉人自有天相」,平安度過這一「疫」,當下一位染疫需要氣切的病人來報到時,這一次,穿上如太空衣般的防護衣,讓他更有信心劃下那一刀。

除了緊急手術,謝主任也投入疫苗施打的行列,頂著七月酷暑的高溫,揮汗如雨卻甘之如飴。因為他知道,疫情下,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特別是肩負救人天職的醫生。疫情逐漸平穩,「很希望臺灣可以從疫情中恢復,回到常態。」以外科急重症救治為己任的謝主任,要繼續用他精湛的專業守護每一位需要他的患者,讓他們健康走出臺北慈院的大門。

◎守著媽媽 守著寶貝

檢驗時,你喜歡聽到陰性還是陽性?大多數人應該會說「陰性」,但有一種陽性卻是很令人期待的,你猜得到是什麼嗎?且聽畢業於慈濟大學醫學系的臺北慈濟醫院婦產部邱筱辰醫師真心告白。

「面對病毒,內科、外科醫護都不畏懼,婦產科除了做好平時的工作,能不能也做些什麼呢?」邱醫師尋思著。無形病毒攻擊的對象不分男女老少,連孕婦也不放過!疫情爆發後,臺北慈院勇敢地接下北部第一位重症的染疫孕婦。全國第一例的剖腹生產順利完成,操刀的邱醫師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母子度過難關,憂的是與病毒近距離接觸,自己會不會染疫,成了醫院的破口?

謹慎起見,她每隔一小時為自己量一次體溫。「三十八度!」體溫計上的顯示令她心驚膽戰,顧不得是假日,急電婦產科大家長黃思誠副院長。黃副院長請她寬心,若實在是擔心的話就至急診快篩。

快篩「陰性」,讓她大大鬆了一口氣,而原以為是壓力過大而遲到的經期,檢驗結果卻是「陽性」。「恭喜妳,要做媽媽了。」出乎意料的好消息,讓她開心,接下來她依然堅守崗位,守護在婦產部。

有一就有二,相距不到一個月,另一位因高燒不退,從檢疫旅館送來醫院的孕婦,情況緊急,因為她已懷孕三十四週,團隊評估並取得孕婦家人共識,要為她施行剖腹產,邱醫師毫不猶豫準備上場,然而自己的家人對懷孕中的她得面對如此高風險感到憂慮。

「我對我們的團隊有信心,醫院有設備很好的正負壓開刀房,我會小心的。」說服了家人,她再次走進手術室。團隊合作下,寶寶平安脫離母體,待媽媽痊癒後母子就能歡喜相見。

「仁者無敵」,祝福大腹便便的邱醫師喜迎健康小寶貝,為人間帶來新生命誕生的喜悅。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