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起募心募愛

0觀看次
A- A+

撰文/黃素貞;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靜謐的會客室裡,慈濟人文志業主管正在向上人報告大愛台節目異動的內容。

合心精進長姚仁祿分享「病毒可以傳染,愛也可以傳染」系列短片,影片裡講述的是逃難至土耳其的敘利亞難民,因長期受到慈濟援助,感受慈濟人愛的氛圍,於是他們翻轉手心,以實際行動為疫苗資金募心募愛,也帶動許多人一起發心響應。

病毒雖無情,但人間卻有愛,愛是疫苗最重要的基底,是改變世界的力量。

上人開示中談到「莫三比克的慈濟人,雖然家境並不富有,家裡米缸只剩缸底薄薄的一層米,手掏起來只剩一點點,他還煮粥給殘疾貧困的人吃,這個就是心中有愛,不捨眾生病苦,能見苦知福,懂得知足,是心靈富有的人。」

生在貧苦國家的人,都能懂得付出愛心,手心向下幫助他人,那生長在臺灣,生活如此富裕的我們,更應該做些什麼?身為慈濟人的我們,又可以做些什麼?

十月二十二日的午後,一群慈誠懿德爸爸媽媽,利用雲端與花蓮慈中的孩子們連線,度過十月份的慈懿日。

在「疫」起募心募愛環節,播放人間菩提影片——伸手救拔集眾善,從影片中,讓孩子看到全球各地慈濟人為了籌募疫苗資金,善用各種方便法門,積極地募心募愛。

「教育不能等、救命不能等」,我們告訴慈中的孩子,師公上人真的很愛你們、很關心你們,為了讓學生能安心求學,不受疫情影響,因而購買500萬劑BNT疫苗,提供給年輕學子施打,你們也受益其中。

慈濟的捐款,來自於十方大德的點滴愛心而成,而龐大的疫苗資金,更需要依靠每一個人的力量,我們告訴孩子,要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雲端上也邀約同學們,一起來募心募愛。

但他們畢竟還是孩子,沒有經濟能力,如何以行動來募心募愛呢?

美國善良少女——凱薩琳,人稱蚊帳大使,五歲時因為想幫助非洲小孩募集蚊帳,讓他們免於瘧疾之苦,只要有人願意捐蚊帳,她就會畫一張榮譽卡給捐贈者,至今二十歲,她的愛心仍然持續著,連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茲也深受其感動,因而挹注資金,幫助更多人。

我們告訴慈中的同學們,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只要有心就不難,同學可以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及能力,一起來募心募愛,為疫苗資金獻心力。

懂得知足的人,最有福;懂得付出愛心的人,最富有。

很感恩自己,有幸進入慈濟,得以發揮生命良能;很感恩有機會陪伴這些慈濟的幼苗,創造更多的生命價值。

(2021.10.21)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