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靜一;攝影/陳靜惠
今天晨語,令我想起【六度集經】中一個故事。
一位富大長者,想要教導家族中一位年輕人奮發向上,可惜年輕人不懂珍惜,只是一味揮霍,屢次敗盡家產。
因為兩手空空,年輕人再次來向長者求助。長者殷殷叮嚀應改過遷善,又再次囑咐處世、治財之道。
之後,長者指著門外地上一隻死老鼠說:「如果你是一位真誠立志的人,只要這一隻死老鼠,就可以讓你白手起家,更何況是有千兩黃金!」青年唯唯稱是,再次帶走長者施給的千兩黃金。但是,結局會如何呢?實在讓人不具信心。
倒是路旁一名乞兒,聽到了長者的教導。他真誠相信,只要實踐長者的教導,一定可以成功。於是,用心思考後,決定將那隻死老鼠帶回家,洗淨處理,然後賣給一戶大富人家,做為狗食,得二文錢;之後,又用這二文錢買菜苗,賣菜生利,就這樣腳踏實地開始做起小本生意。
不虞生活後,這位乞兒,並不從此停歇。他繼續向大長者學習,行善布施、習算精進,且謹言慎行,時時反省自己言行是否得宜。遠離諸惡,廣行良善。
不到幾年,當年的落魄乞兒,如今已成為家喻戶曉的大富翁。而每每有人向他請教致富的原因,他總是津津樂道,分享大長者的教導,對大長者常存感激報恩之心。
人生何價應知自評估,
莫要自懹寶藏投糞坑,
今生不自珍視成貧窮,
懈怠散慢墮落應慚愧。
(上人手札)
聽起來又是一個很勵志的故事,但其中致富的祕方,其實並不傳奇。真正傳奇的是,青年的真誠立志、踏實修行。
而每天,我們聽聞佛法,從師長處領取了無數珍寶,富裕的我們,是否懂得好好運用,充實人生?還是不小心,也變成了那個不停敗盡家產的富家子呢?
智慧同等,覺性同在,
身懷珍寶,六道浮沉。
應學乞兒,恭敬求法,
悟之行之,脫貧自在。
祝福
其實已經身入豪門的我們
心懷乞士之心
不忘乞士之志
善運傳家珍寶
守志奉道脫貧
【晨鐘起薰法香】複習《靜思妙蓮華 》第773集 自懷寶藏 珍視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