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容顏會老,時光會推移,不變的是道理的歷久彌新;讓我們跟隨著德清師父的妙筆,一同領略證嚴上人的心地風光,學習那分的悲智與願力。
文/釋德清;圖/黃英喬
二○一三年九月十九日,正逢八月十五中秋佳節,受到天兔颱風外圍環流影響,精舍僧俗二眾在風雨中繞佛、拜願結束,大眾師恭請上人慈示。上人接過麥克風說道:「宏師父已在今晨四點零四分安詳往生了。」上人說話的聲調很平靜,但仍可感覺到內心的澎湃。
◎在艱難時,願伸馳援手的情誼
因為達宏師父的同修道友達彥師父,是師媽的姪女,而牽起宏師父與上人的緣。「早期,慈濟仍在克難階段,他弟弟將線圈提供給常住代工,他也不時回來精舍與常住一起做,還暗中與我較勁,看誰做得比較快!」上人深深感念宏師父在慈濟沒沒無聞時,願意伸出援手的那份同道情誼。
感於上人法體清瘦,又有心絞痛的宿疾,卻有那分過人的毅力要為佛教辦慈善,宏師父說:「我不幫,誰幫他呢?」於是一肩承擔起中部會務的推展。北自竹南,南至雲林,要訪貧、發放,又要收善款。初一、十五還要帶共修,中部早期的委員如陳貴玉、汪黃綉蘭、薛淑貞、林麗華、林美蘭師姊等都受過宏師父的嚴格調教,執法器、做香積都很在行。林麗華師姊騎機車載宏師父到處收善款,王萬發師兄開車載宏師父上山下海訪貧與複查個案,都是中部資深慈濟人共同的記憶。
早期,中部並無會所,上人南下臺中,都駐錫在宏師父的「香雲精舍」,前後有四五年之久。每次南來,宏師父都殷勤招呼,食宿無不用心打點,那份如知己般的法親道誼,上人是點滴在心。
◎重履精舍,一生最後的回眸
位在民權路的臺中分會啟用後,宏師父卸下擔子,因為願力不同,也就淡出慈濟,走自己修行念佛的路了。
二十多年來,宏師父一直為病痛所苦,從大林慈院到臺中慈院,血液腫瘤科李典錕醫師一直是宏師父的主治醫師,他執弟子禮,無不悉心照顧、陪伴。晚年,宏師父透徹生死,幾已放棄治療,但與身上頑疾共生存。
今年慈濟四十七週年慶,宏師父應邀回來靜思精舍,他心知肚明,精舍是他人生最後的回眸,在李典錕醫師的陪伴下,飛來花蓮小住三天。上人陪著宏師父四處走走看看,宏師父修持精嚴,看來氣色甚好,其實身體無時不刻都在痛楚中。
上人說起,宏師父指著他身上這件灰布長衫,直誇:「這件衣服做得真好!」上人回答:「都已經穿二十年了,很舊了!」只見宏師父仍然用手在衣服上來回摩娑,上人心念一動:「是否在人生的最後,他希望能穿上這件長衫?」內心想要送他一襲長衫。
最後,宏師父在大林慈院住院時,賴院長深知上人的心,每晚來電向上人報告:醫護同仁將宏師父照顧得很好,意識一直很清楚。上人由衷感念醫護團隊的用心照顧。
◎轟轟烈烈做慈濟,辛苦卻很踏實
宏師父往生的前一天下午,上人步出書房,囑咐隨師師父密切追蹤宏師父的狀況,得知南投的慈濟人已經排班輪流助念,上人放不下這份情,念著:「我現在心頭好亂...」回報來的消息說,宏師父心不貪戀,意不顛倒,意識十分清楚,自己心中默念佛號,還吩咐前來助念的慈濟菩薩:「念慢一點!」在他人攙扶下,尚能自行下床如厠。
一夜的風雨,只怕上人也是枕席難安罷!
接到宏師父往生的消息,上人說他很感恩常住師父回覆說,早已做好款式布料相同的長衫,送去給宏師父了。從助念、移靈,到讚頌追思,大中部地區動員數百人投入參與,常住也派出四位師父參與追思會;上人很感恩慈濟人都很承擔,人情做得很周到。
上人談起宏師父:「我們兩人同齡,前後差不了多少天,卻有這段法誼,因緣真是不可思議!」記得阮義忠伉儷在《看見菩薩身影》中寫道──宏師父回憶投入慈濟的這段歲月:「做慈濟真是轟轟烈烈,雖然很辛苦,可是感覺踏實,做得好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