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世界看見慈濟

0觀看次
A- A+

撰文/ 陳美羿;攝影/陳靜惠

三月六日(周六)上午,精舍進行雲端連線,上人聽取在世界各地的慈濟「聯合國小組」第一季工作報告。報告者有來自台灣、馬來西亞、德國、泰國、美國華府、加州......

工作報告內容廣泛,如氣候變遷、婦女平權、跨宗教合作、教育、失業、難民、防疫、紓困......

我加入稍晚,前面工作小組召集人曾慈慧的引言、裘耀陽的「一月份世界宗教評議會活動及辦理的重要性」和曾慈慧「為慈濟五十五周年祝福,聯合國代表與慈濟的合作模式」,我錯過了。

馬六甲楊宇湘的報告「三月聯合國婦女大會——全球婦女議題」聽到一點點尾聲。

不過,正好聽到楊宇湘報告一個好消息:在2021年二月,她榮獲聯合國「工作坊」的參與證書,可以優先錄取聯合國相關活動的機會,以及可以成為Movers協作人和行動者。

其實楊宇湘早在2020年就成立「馬六甲慈濟青年小組」,在社區積極推動氣候和環境保護宣傳。年輕世代的宏觀和行動力,令人刮目相看。

~~~

凃君曄報告的「慈濟與印度靈醫會跨宗教合作」中,提出「印度知多少?」令人怵目驚心,也心生無限悲憫。十三億六千萬人口的印度,是世界經濟第四大國,每五個人有三個窮人;因疫情,十分之一的人失業;三個孩子有一個輟學。

印度的靈醫會和慈濟合作,八個月分成三期,援助十三個省份。靈醫會說:「我們願作慈濟在印度的手和腳,去幫助需要的人。」

他們走遍八百五十四個村莊,超過一千五百場發放,援助八萬八千戶,共約三十四萬人次。

印度童工問題嚴重,約有一千萬兒童,每天工作十二小時。據聯合國統計,失學兒童約有三千萬,慈濟下一波將和各機構合作,進行助學,讓他們重回學校,因為唯有教育才能翻轉生命。

另外位於西非的獅子山共和國,2015年希利基金會與慈濟合作的扶困計畫,在內戰和伊波拉病毒肆虐後,進行救援。並計劃興建安東尼診所等方案,獅子山也有六位獎助學生目前參加慈大雲端學中文的課程。

~~~

德國法蘭克福負責人楊濟洪和林美鳳伉儷,是聯合國歐洲信仰組織及科技與環境組織窗口。

他們提出醫療志業林俊龍執行長撰述的論文「素食與降低中風風險」、「素食和非素食者尿路感染的風險」,獲國際知名期刊刊登,內容吸引全球百家知名媒體報導,訊息傳遞高達數百萬人。

翻譯該論文的語文計有英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法文、德文、日文、義大利文......轉載的計有英國的「衛報」、美國的「紐約時報」都是擁有數百萬讀者的大報;連畜牧大國的巴西多家媒體也大篇幅報導。

文字的力量強大無比,一篇正知正見、有建設性的論文,有沛之莫能禦的正能量。林俊龍擁有醫師專業,又是數十年的素食力行者,他的論述,自有其公信力和說服力。

~~~

負責美國和馬來西亞難民慈善專案預算的華府林鴻華,也是慈濟對白宮的窗口。

他報告近兩年來,向聯合國與美國政府申請的專案資金,節節升高。與合作夥伴互動及參與的會議,不會因為疫情減少,均能如期參加。

加州的楊健正是聯合國氣候及環境與科學組織窗口,負責泰國難民及美國年度低收入戶報稅專案。

慈濟有被邀請參與高峰會議的「宗教與食物指導委員會」,在此「食物系統」對話前,將同步籲請專家、學者、民眾、青年,一起呼籲素食。

其中提到:合辦組織PROVEG的宗旨,希望在2040年之前,將全球動物性產品的消耗降低百分之五十。該宗旨曾在UNEA及COP的會議中合作發表。

看到這裡,不禁納悶,PROVEG是何許人也?發下「2040年之前,將全球動物性產品的消耗降低百分之五十」,這是何等的「豪語」!

上網查了一下,原來這是一個NGO,非政府組織,也是非營利組織,旨在推動植物性飲食,也就是素食。希望他們可以如期如願。

~~~

慈濟即將邁入五十六年了,歲月流逝,慈濟志工青絲變白髮,大多垂垂老矣。但是「聯合國工作小組」個個都是年輕人,學有專精、思想敏銳、知見正確、語文能力強,真正是一股生力軍。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新世代的年輕人,有他們自我的認知,特別是對於宗教,多數人只「信自己」。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次文化」,長一輩的人被他們認為已經是「古人」,他們重視同儕,和長輩有代溝。

大專院校的宗教社團式微,佛學社如此,基督教的團契也如此。去年聖誕節時,電視上許多慶祝活動都只看見老爺爺和老奶奶,讓人不禁要問:年輕人都跑到哪裡去了?

希望優秀的「慈二代」、「慈三代」能夠接引更多年輕人,加入關懷社會、關懷環境的行列。

~~~

慈濟在2008年成立「聯合國小組」,經過許多年、許多人的努力、奔走,終於在2010 年七月十九日,正式成為「聯合國經濟社會理事會非政府組織特別諮詢」(NGO in Special Consultative Status with ECOSOC) 的一員。

上人獲悉好消息後說:慈濟人肩負起無疆界眾生的責任,將全球發生的苦難視為一己的使命,由慈悲善行、體現佛陀,無緣大慈的精神,將平等大愛廣被世界寰宇。

十年來,慈濟「聯合國工作小組」在美國總會副執行長曾慈慧的引領下,陸續有世界各國的優秀青年加入,每個人都有大將之風。

十年來,慈濟已陸續加入十四個聯合國轄下的各委員會,以及重要的國際組織。諸如婦女、環保、志工、氣候、難民、醫療、衛生、教育、人道救援、信仰組織......涵蓋各種重要議題。

成為國際組織正式成員,慈濟有權利也有義務,最主要的是可以參加高峰會議或周邊會議,有發言權。走過五十五年,慈濟的發言,都可以拿出亮麗務實的「成績」和「數字」來展示與印證。每每讓與會者震撼、讚歎、討教。

「慈濟論述、國際認證、法脈宗們、永續經營。四大一體,橫縱連結,慈濟行星,宇宙運轉。」曾慈慧說,「上人提醒聯合國團隊,慈濟沒有要領導眾生的想法,而是要對大眾說明,慈濟所做的一切,是依據甚麼精神思想?」

上人還說:慈濟雖然是佛教團體,但沒有宗教的分別,慈濟人都是世界地球村的一份子。生命有限,但是慧命可以無限延續,慈濟的精神與慧命,要一代又一代的傳承下去。

慈濟在聯合國佔有一席之地,國際社會已經看見了,這一分榮光,更要惕勵每個慈濟人,戰戰兢兢、分秒必爭、不可懈怠。讓慈濟在台灣這個蕞爾小島,更散發愛與善的光芒,普照寰宇,特別是黑暗的角落。
(2021.3.7)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