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釋德瑔
佛典上說,財富是五家共有!看著被泥塊包覆的小瓷杯、冰箱一一被丟棄,儘管不知道未來在哪裡,屋主仍想要留下躺在泥濘角落的冰箱,令人看了心酸又不忍......

靜思精舍師父與志工拿著耙子、鏟子、水桶等工具,挺進光復災區清掃。(攝影:李彥緰)
清掃第一間民宅時,看到一位年輕人蹲著用「花鏟」試著把深及成人小腿肚高的污泥鬆開。
「您是屋主嗎?」我上前探問。
「不是。」
是的,好多人都不是屋主,但大家都一起來幫忙;將有如石塊般的泥土一鏟一鏟地清出空間,只要有那麼一丁點得以看到地板的顏色,大家就覺得有希望了。於是,又更使命賣力地往前推進...... 

只要有那麼一丁點得以看到地板的顏色,大家就覺得有希望了。於是,又更使命賣力地往前推進......(圖片來源:釋德瑔)
屋內空間狹小,氣味不佳,大家輪番到外面「呼吸新鮮空氣」,喘口氣,再回到屋裡。不久,屋旁出現一位女士,正是屋主本人。我上前問候一聲,馬上又忍不住落淚⋯⋯
中午時分,突如其來的「水來了!」「水來了!」廣播聲,嚇壞了大家,大家開始被引導到高處去。為了安撫大家的情緒,有師父帶領大家雙手合十唱《祈禱》。隨著狀況釐清、警報解除,我們開始走下樓梯,才發現怎麼一口氣爬到這麼高的平台?這段清掃的意外插曲,所幸沒有人因慌亂而受傷,卻讓我們身歷其境地感受到受災鄉親當日的心境。

小心翼翼地將「宇宙大覺者」捧起安放,並恭敬地擦拭去污垢,當塵盡光生的那一刻,感動也鼓舞了在場所有的志工。(圖片來源:大愛台鄭丞軒、陳姻岑)
打掃的第二戶,是慈濟位於光復的據點「慈濟人的家」(註)。水患當天,水深及一米五,水退了,水位線依然清晰可見。此時此刻的災區,每戶人家都需要清掃,但這裡只有稀疏的人力,努力想讓據點恢復原貌。

光復慈濟據點水患後受創嚴重,幸有一批批的年輕人加入,讓大家更安心,也相信「慈濟人的家」是全天下的家。(攝影:陳碧玉)
我們加入清掃行列,大家自動接力、步調一致,但也明顯感受到體力已不如上午。幸好又有一批年輕人來幫忙,我們心更安了,相信「慈濟人的家」也是全天下的家!
這條街上的每一戶人家,都有來自四面八方的「鏟子超人」、「雨鞋超人」。這時候,沒有一個人是路人甲或陌生人,大家真正是一家人!

來自四面八方的「鏟子超人」和「雨鞋超人」,這時候,沒有人是路人甲或陌生人,大家都是一家人!(攝影:許金福)
註:「慈濟人的家」,為慈濟花蓮光復共修處及樂智服務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