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日常】眾生喜見 喜見眾生

0觀看次
A- A+

分享.釋德澡|整理.方有維、周依璇、林靜君、編輯組

在《法華經》第二十三品〈藥王菩薩本事品〉中,藥王菩薩的過去生就是「一切眾生喜見菩薩」,我們若希望能「一切眾生喜見」,一定要先「喜見一切眾生」。

很多慈濟人常問上人:「師父,為什麼我們那麼愛您?」這正是「一切眾生喜見」的展現。因為上人「喜見一切眾生」,在我們愛他之前,他早已先愛我們,所以上人一招手,我們就欣然前來。

廣行善事,莊嚴菩薩道

佛陀三十二相,源自生生世世累積無量的善因緣;我們也要廣結善緣,才能成就「一切眾生喜見」。(攝影:余春發)

我們要怎麼做到「一切眾生喜見」?

在〈譬喻品〉中,上人說,「百善行為一福,百福為一莊嚴相,三十二個百大福,莊嚴三十二相。」佛陀的三十二相,代表佛陀曾經累積許多的善因緣,生生世世,不知道造了多少福、修了多少善?

上人的手札為我們解說,「百善行為一福」,意指一福就要行百善;「百福一莊嚴相」,就是一百個福等於一萬個善,也就是一莊嚴相;「三十二個百大福」,亦即三千二百萬個善,才有辦法達到莊嚴的三十二相。同樣地,我們的慈善救援遍及一百三十六個國家地區,上人造了多少福?修了多少善?也是數不清。

慈濟的慈善救援遍及136個國家地區,累積無數善行與福緣,如同莊嚴佛陀三十二相,難以計數。(攝影:Jose Jorge)

未成佛前先結好人緣,我們若要「成就佛道」,一定要結好緣,而好緣就是善;我們結多少好緣、做多少善,那就是我們生命的價值。

「眾生喜見,喜見眾生」,就是要和人結好緣,做很多善事,讓人看到我們就非常歡喜。就像上人廣結眾生緣,上人的一句話,人人都可以接受,或手一揮,就能把我們招來做慈濟,入人群度化眾生。

結好緣、行善事,讓眾生心生歡喜;如同上人廣結眾生緣,一句話或手一揮,就能把我們招來做慈濟,入人群度化眾生。(圖片來源:緬甸聯絡處提供)

捨身持法 誠敬供養

上人說,他這一生最無缺的就是愛,「因為大家這麼的愛我,就是我過去生付了愛,所結的緣。」上人告訴我們,要做到德無量、愛無缺、念無失,才有辦法大愛無痕。

在小木屋自修期間,上人一心一志求法,一字一拜,用父母給他的身體來求法。每個月農曆二十四日,上人以法燃身供佛,表示捨身持法誠敬供養。

在晨語的手札中,上人以自身為例,讓我們了解「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的精進與虔誠的供養。上人的願心與「一切眾生喜見菩薩」相同,就是要求「法法入心」,希望將來能弘揚佛道,並將《法華經》的法與大家分享。

在小木屋自修期間,每逢農曆二十四日,上人以法燃身供佛,表示捨身持法誠敬供養。(攝影:白崑廷)

法供養 度眾生 

上人告訴我們,「法的供養」就是用法入人群度化眾生,用法成就一切眾生,這正是上人的慈悲。

8月28日,《人間菩提》迎來第一萬集。從1998年開播至今,近三十年,這一萬集是上人的慈悲與真實之路,也見證了慈濟人的大愛足跡。它記錄了佛法的具體實踐,更成為全球慈濟人或一切眾生心靈的依靠,展現上人的行經之路。

《人間菩提》記錄了佛法的具體實踐,更成為全球慈濟人或一切眾生心靈的依靠。(攝影:余錦豪)

《人間菩提》的製作團隊說:「一萬集,是一萬次呼喚慈悲的聲音;一萬天,是一萬步走向眾生的方向。」為什麼說走向眾生的呼喚呢?因為上人要啟發眾生的慈悲與智慧,不求自己的安樂,只願眾生可以離苦。

我們每天收看《人間菩提》,就能與上人非常貼心,聽見上人的慈悲,看見上人的心地風光,也是苦難眾生的一帖法藥。其實,我們自己也是苦難眾生之一,因為無明煩惱重重。但上人的慈悲,將自己畢生的法,讓眾生可以心開意解,也是一切眾生喜見的一種法喜。

人人皆是苦難眾生,但上人的慈悲,將自己畢生的法,讓眾生可以心開意解,也是一切眾生喜見的一種法喜。(攝影:蔡淑婉)

慈悲是法的心髓

上人的慈悲可以帶領一切眾生走向菩薩道,而慈悲正是法的心髓。《大智度論》指出,大乘行果的心髓無他,唯有慈悲!離了慈悲,就沒有菩薩,也沒有佛;要行菩薩道,慈悲是一個很重要的要素。

所以,在《證嚴上人的思想體系》中,上人自我期許:「我每一世都在想,如何培養我的愛心?希望每一世都不斷超越過去世的自己,每一世的自己都比過去世更有愛心。」

上人的慈悲是法的心髓,引領眾生走向菩薩道,並自我期許,世世培養愛心,超越過去的自己。(攝影:李彥緰)

在大愛台製作的《師徒之間》影片中,臺東的王添丁校長曾分享一個小故事。早年,他常陪著上人看訪視個案。有一次,他帶上人去看一位照顧戶蘇憨誠。蘇先生對上人說:「我(如果)有『救心』的藥吃是很好的。」

「救心」是一種心臟病用藥。當時蘇先生只是輕輕地說,沒想到有一天,上人就將人送他的「救心」,拜託花蓮火車站站長帶到台東,再請王校長將藥送去給蘇先生。

《師徒之間》王添丁──「救心,奮不顧身」。(影片來源:大愛電視)

上人在8月9日又說:「慈濟所到的每一個國家,我都要為他們造福緣。」要在一百三十六個國家造福緣,是多麼不容易的大願!這就是上人的慈悲,上人想到的永遠是別人。因此,上人所到之處,就是「一切眾生喜見」。

自轉心念,互為眾生喜見菩薩

佛陀愛眾生如一子,上人對眾生永恆不變的愛,也如「證嚴小行星」般高掛在天空。這顆小行星代表上人的慈悲智慧,倡導眾生平等,以四大八法啟發無數人行善造福,讓世界更加和平。這顆小行星於2007年6月6日被發現,直到2024年8月15日才正式命名,需要十五位委員全數通過,可見其命名是多麼不容易,也代表上人百千萬劫來的大愛。

「證嚴小行星」代表上人的慈悲智慧,倡導眾生平等,以四大八法啟發無數人行善造福,讓世界更加和平。(攝影:釋德浩)

上人在〈藥王菩薩本事品〉手札中說到,陽光長照,我們就會心明。《證嚴法師說故事》萬燈寺也期勉我們,要點亮自己的心燈,我們的心燈要自照,才有辦法點亮別人的心燈,讓燈燈相傳無盡燈。

上人一直在轉法輪,法永恆就在那裡。在〈藥王菩薩本事品〉中,上人說:「我的陽光就是法,我沒有無明闇鈍,我的心光常明。」

那麼,我們的心是不是願意接觸陽光?我們的心光要怎麼樣才能互照呢?就是要多從自己的優點去看別人的優點,這樣彼此都會有優點,也就可以互為眾生喜見菩薩。

地球需要自轉才能看到光明,我們也要自轉心念,才能海闊天空,否則內心將長夜漫漫,永遠都是黑暗的。我們要法入心,以虔誠、恭敬的心聽法,用最虔誠的心來供養。

所以,「持法華的念力」,也就是上人常說的「修前世行,讀前世書」。我們聽法後,將這樣的記憶累積在八識田中,靠著念力再帶到來生。也就是讀前世書,修前世行,而法就是引領慧命的方向。

精進不懈,緣續法住

我們再來看一段上人的開示:「不敢與佛有距離。」

【人間菩提】20210320──慈悲利他菩薩道。(影片來源:大愛電視)

上人說:「我現在聲音出不來,可是我還是用力的在傳法,這都是我生命的日子,這樣子的日子不知道還有多久,可是過去是這樣的用功,現在也要這樣的用功。」

上人拳拳服膺佛的教法,不敢有絲毫距離,我們也要用這樣的心念。即便上人現在沒有升座,還是精進如常。我們也要非常的精進聞法,精進再精進,來生才能夠因緣線一接,就可以找到上人。我們要用法來精進,以法入人群,才能緣續法住,接上師徒緣與眾生緣,成為眾生喜見的菩薩。

(整理自2025年9月15日志工早會)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