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許愷玹
慈大醫學系五年級實習生的授袍典禮,家長和師長們也齊聚一堂送上祝福。(攝影:許愷玹)
「弟弟,你看,這些穿白袍的哥哥姊姊們都要變成醫生了哦!他們也都掛著聽診器,很棒吧!」我試著找話題,排解剛升小一的兒子在等待爸爸結束會議時的無聊。他抬頭淡淡瞄了一眼,卻沒有多大興趣,隨即又埋頭畫畫。
週六的下午時分,靜思精舍新講堂裡,一群醫學生正用著點心、整理服儀,準備進入上人會客室與上人座談。他們是慈濟大學醫學系即將升上五年級(110級)的實習生,今天是他們的授袍典禮,家長與師長們齊聚一堂,為他們送上祝福。
醫學生並未吸引兒子注意,反而是兩位端點心的小姊姊抓住了他的目光。他放下畫筆,眼睛亮晶晶地說:「媽媽,我也會,我會幫忙!」(攝影:許愷玹)
這群意氣風發的醫學生們沒有引起兒子的注意。相反地,會客室裡兩位幫忙端水果與茶點的小姊姊,卻吸引了他的目光。兒子突然放下畫筆,眼睛亮晶晶地說:「媽媽,我也會,我會幫忙!」我急忙拉住他,怕他一頭熱反而添亂。他卻不斷重複:「我可以,我會幫忙!」
直到醫學生們離開新講堂,宣師父特意給他一個任務,要他去拿「鹹口味」的餅乾,看看孩子在不熟悉的環境裡是否能獨自完成。雖然他沒有確認口味,就急著遞上餅乾,還迫不及待地轉頭問我:「媽媽,我很棒吧?我會幫忙!」宣師父笑問孩子:「你會服務嗎?」孩子愣了一下,隨即轉頭望向那兩位小姊姊,肯定地回答:「我會服務。」
我也一時愣住,雖然知道服務是什麼意思,但「幫忙」與「服務」這兩個詞,到底有多大的分別?這不只是孩子在學習新詞彙,身為媽媽的我,也要真正了解,才能正確教導孩子。
師姑見兒子躍躍欲試,邀他幫忙清潔托盤。他因急性子,常忘了步驟,但小姊姊們只在旁提醒,讓孩子在錯誤中學會修正。(攝影:許愷玹)
「幫忙」,是一時的出力;「服務」,卻是一種持續的承擔。它不只是完成任務,而是在過程中培養責任、尊重與體諒。
有師姑見孩子躍躍欲試,便邀他幫忙清潔托盤。他因急性子,常忘了步驟,但小姊姊們並未代勞,只是從旁提醒。這樣的教育方式,讓孩子在錯誤中學會修正,也在信任中漸漸冷靜,與姊姊們組成了小小團隊。
然而,當他跟著做環保時,因為缺少鼓勵,便鬧起脾氣,覺得沒有人要理他,弄得姊姊們一頭霧水。這讓我看到孩子與小姊姊們間很大的差別:慈小的孩子早已習慣默默完成,不求掌聲;而兒子因長期被照顧得無微不至,仍停留在需要被肯定的階段。這中間的落差,正是成長的距離,也是教育的力量。
泰國泰北清邁慈濟學校二十周年展布,感恩有中泰文部主任黃雅純及駐校經理人林勁羽夫妻檔(左二、一)全程安排及關懷大家的生活起居。(2025/02/10;攝影:陳麗雪)
出於好奇,我去詢問那兩位小姊姊的背景,才知道她們是定芝與宬瑩,就讀慈濟小學。她們的母親,正是派駐泰國清邁慈濟學校的黃雅純老師。
黃老師談起當年15歲時隨父親赴泰國,大學時是慈青,畢業後便在慈濟基金會工作。自從上人建立清邁慈濟學校後,她一直都是慈濟在泰國與台灣之間的橋樑。婚後,先生也一同投身泰北教育。創校時,僅有58位學生與6位泰籍老師,資源有限,她卻立下承諾:「不讓上人為學校擔心。」這一待,就是二十多年。
最令人動容的,是她身為母親的抉擇。為了專注在泰北的教育工作,她將孩子們留在台灣讓母親照顧。她回憶起那時,產假結束後便離開孩子前往泰國繼續教育工作。每隔二、三個月返台時,總扛著冷凍母奶回來,只因那是她對孩子的心意。
泰國北部因摩羯颱風釀災,清萊府美斯樂村因連日大雨造成地層下陷。黃雅純老師(右一)等人挨家挨戶關懷受災鄉親。(2024/09/24;圖片來源:清邁慈濟學校提供)
無論孩子小時候或是現在,她與先生回泰國時都要「偷跑」,免得哭鬧分離。聽惇師父說起,當時他曾陪著這兩個想念父母而哭得傷心不已的孩子一起掉淚。教育志業的背後,是無數眼淚與捨得。
雅純老師的兩個女兒自小耳濡目染,跟著外公外婆在精舍服務,在清掃與環保中學會了規矩與體貼。如今她們懂事乖巧,正是身教與境教最好的印證。雅純老師獲得「海外師鐸獎」,可謂實至名歸,這不只是她個人榮耀,更是全家人長年付出與承擔的成果。
黃雅純老師獲得「海外師鐸獎」,可謂實至名歸,這不只是她個人榮耀,更是全家人長年付出與承擔的成果。(2024/10/06;圖片來源:泰國清邁慈濟學校提供)
看著兒子從「幫忙」到「服務」的一點點轉變,再對照雅純老師用二十多年在泰北實踐「服務」的故事,我心中有著許多感觸。上人曾開示:「教育志業是付出無所求的大捨志業,無所求但是有期待,期待教育要做出質感。人生在世,總要負起責任,天下需要我,我就要承擔天下責任。孩子在父母師長的呵護下成長,不能只有聰明,要提升智慧,智慧是清淨的善方向,都是單純、善良,假如沒有智慧,再聰明卻沒有用於正途,反而詭計多端,為社會帶來危機, 期待人與人之間和睦相處,社會才會有福而平安。」
那一個下午,兒子邁出了「服務」的第一步,作為母親,我期待自己能引導孩子一直往智慧的道路走去,也相信我的孩子們能在單純與善良中,明白責任與承擔。
兒子邁出了「服務」的第一步。作為母親,我期盼能引導他走向智慧的道路,也相信孩子們能在單純與善良中學會責任與承擔。(攝影:許愷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