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釋德澡
看到小勳(化名),大家的心都糾結在一起。年僅11歲,卻得承受一生無可彌補的傷害,令人好不捨。
2002年4月,家中發生瓦斯氣爆意外,造成小勳和媽媽臉部嚴重燒傷,成為顏面傷殘者。
心靈信差──上人
口足畫家謝坤山師兄以詼諧幽默的方式分享生命故事,並跟學員互動。(攝影:林文棟)
「要有信心,」上人不捨地摸摸小勳的頭,並鼓勵他們一家四口:「天天懷有感恩心,天天就快樂。」
「心靈好手」謝坤山師兄殘而不廢、自力更生,走出美好前程的故事,也啟發了小勳,讓他小小的心靈燃起了堅強面對逆境的動力。如今的他,不再凡事依賴媽媽幫忙。媽媽說:「小勳看到謝師兄沒手﹑沒腳,都能把每件事做得那麼好,現在他自己的事,也都自己打理,不用我費心。」
因為小勳非常崇拜和敬佩謝坤山,他有些悄悄話想對謝坤山師伯傾訴,便特地請求上人幫忙轉交一封信。上人說:「這是我第一次當郵差。」還一直反覆叮嚀隨師弟子︰「這封信很重要,不要忘了。」
得到師公上人的關愛,小勳神情愉悅地說:「師公為我當第一次的郵差,我好高興。」
試了,我也會
大愛電視台大愛長情劇展──家的故事系列「伴我飛翔」;謝坤山(左)與專業演員一同演出。(圖片來源:大愛台提供)
「信中的悄悄話, 可以透露一些嗎?」
靦腆的他,猶豫了一會兒,才娓娓道出:「感恩謝師伯讓我的生活完全改變。生病以後,日常生活全由媽媽幫我打理。看了您的戲後,我告訴媽媽,我想自己試一試,結果一試我也會。以前太依賴媽媽了,沒試試看,不知道自己也是可以的。真的如師公所說:『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多麼懂事,善解人意的孩子啊!
歷經20多次移植手術,在父母的愛心照顧和心靈上的引領下,小勳逐漸走出陰影,勇敢面對陽光。
愛,走下去的動力
小勳(左一)氣爆重傷,經歷多次手術,在陽光基金會與慈濟陪伴下,一家人走出傷痛。(攝影:鄧榮貴)
小勳的爸爸說:「在加護病房最苦的那段日子,有慈濟人的大愛和社會大眾(陽光基金會)的愛心,我才有辦法繼續走下去。」
回憶起那段身心煎熬的時光,作為一家之主的爸爸說:「我告訴自己,如果小勳沒有我作為支柱,是無法走出來的。所以,我一定不能被打敗,一定要成為他和太太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爸爸很感恩大家點點滴滴的愛和關懷,他堅定地告訴大家:「有機會,我也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一路陪伴的慈濟志工吳鳳嬌師姊心疼地說:「苦難使他們的凝聚力更強,他們都很有智慧能勇敢面對,不怨天尤人。」
課堂「活」教材
小勳以不卑不亢的態度,勇敢面對燒傷後的自己。他的堅強與樂觀,不僅療癒了媽媽的心,也成為同儕眼中最溫暖的榜樣。(攝影:鄭春金)
已重返校園的小勳,媽媽和老師原本擔心他會因為受傷而感到自卑。「我們的顧慮是多餘的。他自在的學習,和其他小孩沒什麼兩樣。」媽媽說:「在學校,有時小勳是最佳的境教,因為老師時常教育孩子,『身在福中要知福,小勳都能面對困難,大家更應珍惜幸福。』」
不自卑的小勳,勇敢面對自己被火紋過的臉。媽媽說:「他不再害怕鏡子,甚至會在鏡子前說:『我有進步了耶!』」懂事的他,也經常講貼心的話讓媽媽放心。他說:「媽媽,我以前很帥,現在很可愛。」
這些話聽在媽媽耳中,心裡雖淌著不捨的淚,但她毫不保留地讓孩子知道:「你永遠是媽媽最乖、最帥、最可愛、最棒的孩子!」
用「心」面對挑戰
歷經人生最黑暗的時刻,小勳一家四口不再悲傷、不向命運低頭。他們緊緊相依,手牽手迎向每一個挑戰的明天。(攝影:劉森雲)
小勳的姊姊小莉(化名),今年13歲。在媽媽也需要接受手術的時候,她負起了當「媽媽」的責任,洗衣、煮飯,甚至到醫院照顧弟弟。她是小勳眼中最棒的姊姊。
回憶起氣爆當天慘不忍賭的畫面,小莉記憶猶新:「媽媽抱弟弟出來時,脫落的皮拉得好長好長,已經快要掉到地上。爸爸隔天在地上撿到一塊皮,痛哭了好久好久......」
善良的小莉也曾埋怨:「弟弟本來就乖、和善,為什麼是他,而不是我。」遭逢突如其來的變故,她一夕之間長大了許多,經常鼓勵弟弟:「加油,不要放棄,你一定可以像謝師伯一樣過得很好;以後有能力,還可以幫助別人呢!」
如今,他們一家四口已不再悲哭,更不向殘酷的命運低頭。他們手牽手、心連心,一起迎向每一個充滿挑戰的明天,不管未來的道路是崎嶇或平坦,他們都能以平常心面對,因為最大的苦難已經過去。
(2004年8月9日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