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親扶手安裝 扶出溫馨慈濟情

0觀看次
A- A+

文.袁淑珍、章麗玉

6月27日,上人風塵僕僕地頂著酷暑回慈濟苗栗園區的家;弟子們感到無比歡喜。隔日,上人行腳臺中靜思堂,與苗栗合心區志工進行溫馨座談。

法親扶手安裝 滿載愛的行動

張煥奇向上人分享,苗栗和氣一組隊自三月起推動「法親居家衛浴扶手安裝計畫」,眾人滿懷感恩與喜悅。(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志工張煥奇分享,苗栗和氣一組隊(頭份區)展開「法親居家衛浴扶手安裝計畫」。從三月起至六月底,已為三十四位六十五歲以上的法親完成扶手安裝,大家滿懷感恩與喜悅。

起初,有些法親客氣地婉拒:「身體還好,不需要吧!」也有人說:「讓上人破費,不好意思。」經過志工耐心說明,這是上人對弟子的關懷與祝福,能實踐上人的叮嚀,就是最好的供養。法親們知道是師父的叮嚀後,這才欣然接受。

水電工難請,團隊自學安裝技術。年近八十的志工黃捷增(右一)自購工具,熱心投入施工。(攝影:張煥奇)

由於現今水電工難尋,團隊決定自力更生,學習基礎的安裝技巧。志工黃捷增年近八十,仍熱心加入,親自購買電動起子與電鑽,全力投入。

第一次安裝時手忙腳亂,第二次就漸入佳境,第三次已能熟練操作。大家邊做邊笑,效率愈來愈高,並能因應需求隨叫隨到,為法親打造更安全的居家環境。

一位法親幽默地問:「我家衛浴這麼小,你們四個人擠進來,天氣悶熱,衣服都濕透了,工資怎麼算?」張煥奇回應:「我們工資最便宜,上人叫我們來裝。如果覺得不好意思,就多出來做慈濟喔!」

有愛、有溫度的團隊關懷

志工潘素玲(左一)和同修曾庚申(左三)加入團隊,他們的強項是法親關懷,送愛到家。(攝影:張煥奇)

團隊中還有一組「法親關懷小組」,由年紀較長的潘素玲師姊和同修曾庚申師兄負責,他們親自到府聊天送暖,傳遞滿滿關愛。

有一次,一位師姊在扶手安裝完成後說:「你們不要急著走,我種的玉米煮好了,請大家一起吃。」於是,志工們就圍坐在庭院裡,一邊品嚐甜玉米,一邊開心聊農作物收成,洋溢著深厚的情誼。還有法親感動地說:「叫我師兄裝扶手,十年都沒動靜,你們一個下午就完成,效率真好!」

「不僅防跌,更增進彼此關懷。」張煥奇指著簡報中一位白髮師兄說道。這位師兄以前在郵局任職,現已退休,當兵前曾學過水電,如今做慈濟再度使用電鑽,彷彿重拾年輕歲月的記憶與熱情。

小工程大愛心 扶手扶出慈濟情

在志工家中,一杯茶、一塊餅、一盤水果,在歡笑聲中,盡是真摯情感。(攝影:張煥奇)

劉數妹師姊今年八十三歲,先生八十七歲,兩老相依為命。安裝扶手後,先生坐得筆挺、聲音宏亮,笑著說:「我什麼都吃,就是不吃藥,心情保持歡喜樂觀。」

「看到扶手,就像上人來家裡牽我的手,安心又溫暖。」劉數妹向上人道感恩,扶手讓她起身省力又安全,而防滑墊則讓她不再擔心跌倒。

劉數妹表示,扶手讓她起身省力又安全,防滑墊則讓她不再擔心跌倒。(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2019年考取靜思茶道師資的劉數妹,發願將《無量義經》的法義結合茶道精神,傳授給學生。即使身體稍微退化,她仍堅持參與,不願錯過任何慈濟活動,她特別叮嚀志工們:「有活動時,要讓我知道喔!」

張煥奇提及,修行路上難免會遇到障礙,大家在安裝扶手的同時,也傾聽彼此的心聲,除了談及身體的退化、家庭的變化、生命的無常,更分享慈濟的好與把握因緣的重要。從這些溫馨互動中,感受到法親之愛川流不息,也讓參與的志工深刻體會到:「做慈濟,無怨無悔!」

為法親安裝扶手,雖然是小小的心意,卻有著無限關愛在流動。(攝影:黎瑞香)

上人欣慰地表示,最近到處都聽到扶手安裝的分享,真的很感動,也很感恩。接著,上人慈示:「剛剛聽每一位菩薩都是很精進,不是說:『師父,我每天都有禮佛,我一天拜幾拜。』沒有一個人提拜佛虔誠,聽到的都是待人有愛,每個人都是對人家有愛,不只是愛互相熟識的人;很重要,還要愛我們不認識,而且對孤老者就好像對自己的長輩,關心他的安危,怎樣才能讓老人平安。」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