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1年1月17日
地點:台南靜思堂
撰文/吳秀玲;攝影/白崑庭
深耕慈善訪視的賴秀鸞師姊,把握證嚴上人行腳來到臺南的機會,於2021年1月17日慈濟人聯誼會中,以感恩心向上人報告,因訪視團隊的堅持,讓街友阿雄得以反轉手心。大家專注聆聽著阿雄曲折的人生故事,對志工愛牽引善的那念心,更是為之動容。
三十五歲的阿雄孤單一人流落街頭已經一年多,因新冠疫情的關係,他來到北區的區公所求助,發現區公所有水喝,有報紙可以讓他找工作,隔壁的城隍廟入夜後還能睡覺,於是就落腳在此。
透過區公所課長的提報,2020年4月他與慈濟結緣,訪視團隊一看到這麼年輕的阿雄當街友,就如同自己的小孩,其迷茫的眼神更令人心生不捨,想方設法的要如何幫助他。
訪談後,才發現阿雄的直線思考是他與人溝通上的障礙,志工先給他數百元,讓他能吃飯、騎車加油,輾轉聯絡到阿雄媽媽,才清楚原來阿雄的爸爸往生後,全家搬到宜蘭,阿雄不願同行,一個人留在臺南,錢用盡後,從此就淪為街友了。
阿雄從小就不善與人溝通,讓他找工作到處碰壁。志工先幫阿雄從頭到腳打理好儀容,在他找工作期間,打電話了解他的狀況並適時引導他,晚上也到他留宿的城隍廟關心及鼓勵。
一段時間後阿雄仍找不到工作,他說:「師姊,我跟妳們走,先求有,再求好!」就這樣阿雄在醫院裡找到一份清潔工的工作,他認真堅持的工作態度,還贏得主管的讚賞;志工並幫他租屋,讓他得以安身、安生、安心。
在阿雄走投無路時,環保志工同時也是照顧戶的阿明,曾資助他二百元。當阿雄領到第一份薪水後,馬上表達感恩並要加倍還錢;在一番謙讓後,於是將錢捐入功德海,讓愛延續。
當他回到區公所感謝承辦人員的協助時,公所同仁高興的說:「這是我們第一次就業成功的個案。」有工作的阿雄主動要求加入慈濟會員,並在志工的邀約下參與照顧戶打掃、訪視關懷以及讀書會,讓上人的法入其心,現在已成為一個手心向下的助人者。
他靦腆地說出:「以前以為做慈濟是有錢人的事,可是我沒有錢一樣也可以跟大家一起來幫助別人。」
阿雄特地來到聯誼會現場,將心底的感動化成一句句的感恩,感恩在他人生低潮時能遇見貴人;感恩區公所課長的接引;感恩所有陪伴、關懷他的志工,更感恩上人創立慈濟。
上人慈藹的讚歎阿雄是生命的勇士,願意接受志工愛的陪伴。這樣的現身說法,不會有人去取笑他,絕對不會,會佩服他的勇敢;願意走出來,將顛沛過的人生重新站立起來,這都是菩薩現形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