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報恩 大愛如湧泉

0觀看次
A- A+

分享.釋德耘|整理.吳碧華、彭鳳英、編輯組

浴佛節,是佛誕節、母親節與慈濟日三節合一的殊勝日子;透過莊嚴的浴佛儀式,以虔誠的心,為天下的災難祈願,為天下眾生,也為自己虔誠祈福。

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

為紀念釋迦牟尼佛出生,慈濟志工以行動浴佛,帶領大眾淨心,感恩佛恩、父母恩與眾生恩。(攝影:留瓊玉)

今年(2025年)的浴佛大典將於5月11日舉行。為了關懷無法親自前來參與浴佛的法親,我們早已啟動「行動浴佛」,除了將浴佛儀式帶到法親家,也藉由浴佛來提醒自己要勤精進,將佛陀的精神、理念,弘揚、持續傳遞下去。

近日,上人提到常不輕菩薩,提醒人人都是未來佛,人人本具如來清淨本性,但需要透過彼此之間不斷的互動、共善,並從中一次又一次的來洗滌內心的無明塵垢。

浴佛節不僅是一場莊嚴的儀式,更蘊含深遠的意義。所謂「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透過浴佛,我們得以感受佛陀的慈悲、師長的恩情、父母的養育之恩,並時時不忘眾生恩。

飢荒、戰亂與病苦交迫的現實世界,正如佛經所描述的餓鬼與地獄道,令人感同身受、心生悲憫。(攝影:王志宏)

近來天災頻繁、四大不調,「風王水土恩」提醒著我們更要虔誠的敬天愛地。天地萬物的調和,與我們的心念息息相關,天地間種種的「恩」,我們都要常存感念之心,要身體力行去行善、從做中修慧來回報。

至於「下濟三途苦」的「三途」,即為地獄道、餓鬼道和畜生道。畜生道我們尚且能在日常生活中親眼見到,而所謂的地獄及餓鬼道,則可以透過大愛臺的報導及走入人群中去體會;眾生不僅心靈上的苦,還有物質的困乏、飢荒、戰亂、病苦等,那種苦難之境,與佛經中所描述的餓鬼、地獄道,毫無二致。

慈濟人的肩膀,苦難人的依靠

緬甸發生規模7.7強震,造成嚴重災情。慈濟志工前往緬甸進行勘災與救援,於曼德勒森坂安置區進行發放福慧床及生活必需品。(圖片來源:緬甸聯絡處提供)

最近大家持續關懷3月28日在緬甸發生的規模7.7強震,截至目前,災民仍在苦難中掙扎,這場災難對當地人民造成極大的打擊。慈濟人得知訊息後,就走進災區賑災,分享上人的法,傳遞希望與安慰。

慈濟人的肩膀,永遠是苦難人的依靠。我們所提供的物資,不僅是生活所需,更是一分讓災民重新站起來的希望,而每一個擁抱與傾聽,都是修復心靈創傷的力量。

慈濟人的肩膀,是苦難者堅強的依靠;每一份物資,都是重建希望的起點,每一個擁抱與傾聽,都是療癒心靈的力量。(圖片來源:緬甸聯絡處提供)

除了物資的運送,慈濟人更身體力行實踐「法脈宗門合一」的精神。「宗門」就是走入人群,救拔苦難;「法脈」則是復為說法。因此,每位慈濟人都把握每一個因緣,在災民心中種下善的種子,相信當因緣成熟時,他們都會是粒粒的善種子,不久的將來與我們一起耕耘,共同成就當地的「功德田」。

身在臺灣的我們,雖然無法親赴災區參與救援,但小錢行大善,我們點滴的愛匯聚起來,正是災民得以重新站起來的力量;除了自己實踐行善之外,還要不斷地向會員分享當地的實際狀況,讓更多人一同了解、關心,進而參與。我們身處在平安之境,更應該伸出援手去救助苦難人,希望我們都能成為有善有愛的人,

愛的湧泉,源遠流長

醫師如大醫王,拔除病苦;護士如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守護眾生安康。(攝影:鍾懷諠)

上人常比喻醫師如大醫王,拔眾生病苦;護士就像觀世音菩薩,聞聲救苦。當初,在醫療資源匱乏的東部開啟醫療志業,上人的願就如掘井人。

在今年的慈濟周年慶中,上人特別提到「古井水哲學」。上人說,人人心中都有一方清淨的心靈泉源,如果從古井取水來澆灌,不僅可以滋潤大地萬物,也能提供給所有的人。

活井若不取水終將枯竭,佛性如泉需不斷付出;只要有心,愛的能量便能源源不絕。(攝影:游錫璋)

上人從年輕時,就在想要如何「掘井」,希望能不斷供應眾生,因為井中的泉水不增不減,而「心泉」就如井水般,不但不會耗盡,反而會不斷湧現,卻又不會滿出。上人期待人人都能自發的去付出,從中去親身體會──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福報。

一口活井,如果我們不取來用,就成了廢棄的井;佛性如湧泉,我們不去付出,這一生也就白白的空過了。所以,我們要不斷拓展自身的能力,把握因緣付出,只要有心,愛的能量就能無限湧出。上人也說,他天天在「取泉水」,愛的能量必須不斷地運用,上人心繋天下的苦難眾生,期勉大家能夠捐出自己心中「愛的湧泉」來滋潤蒼生。

為佛教 為眾生

上人深願佛法長流,如清泉般灌溉心田,讓人人心中善的種子萌芽,進而一生無量。(攝影:楊國華)

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在這四、五十年間,一步一步堅穩地走。

上人有一個很大心願,希望佛法永續傳承,讓源源不斷湧出的法水,灌溉人人的心田,讓善的種子得以萌芽,進而一生無量。

慈濟人雖然走入人群,但不要忘記我們所依循的法脈是《無量義經》。我們行菩薩道,要步步生蓮,不斷地在人間播下善種子,讓荒漠成為綠地。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把握自己的因緣,用心付出,實現淨化人心、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的娑婆世界。

(整理自2025年5月7日志工早會)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