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日常-2004年隨師劄記】愛,無所不在

0觀看次
A- A+

文.釋德澡

隔著山,隔著海,隔千里,隔不了思念上人的心。定居於美國芝加哥的柯淑茹師姊,帶著一顆想家的心,遠渡重洋,回到魂牽夢縈的心靈故鄉。

2004年8月6日下午四點,柯淑茹師姊帶著兩位女兒君庭和君倢,一同前往台中分會聆聽上人開示。這是她第一次在現場,親身沐浴在上人的法水之中,心中既感動又感恩,她說:「我好希望能天天倘佯在這種法喜的境界中。」

人見人愛「手語姊妹花」

動人的手語演繹,傳遞純淨與溫馨,溫暖眾人的心。(攝影:黃宗保)

得知柯淑茹師姊的兩位寶貝女兒,正是芝加哥分會名聞遐邇的「手語姊妹花」,黃思賢師兄特地藉此機會,請她們為上人獻上拿手的手語表演,讓上人享受難得的悠閒時光。

年僅十歲的君庭與八歲的君倢,兩位小菩薩舉止大方,一口氣表演了《淨如琉璃》、《牽手人生》兩首感動人心的慈濟歌曲,其中還巧妙變換隊形,令人十分讚歎。而我們敬愛的上人,也隨著節奏點頭附和,菩薩家庭齊聚一堂的溫馨畫面,讓大家心生無限歡喜,眼中也散發著快樂的光芒。

如雷的掌聲,就知道她們的功力了得。上人為表達感恩之意,特別送給她們一人一個撲滿。這款撲滿造型是一位小菩薩坐於蓮花座上,除了造形別致,更蘊含著一分祝福,希望拿到撲滿的人,能如清淨的蓮花,為社會付出大愛,就像坐在蓮花上的小菩薩一樣人見人愛。

清淨蓮花象徵無染與大愛,願領受祝福的人如蓮般出淤泥而不染,行善助人,人見人愛。(攝影:鄭春金)

到了用餐時間,上人起身時,忍不住摸摸君倢的臉,笑著說:「胖胖的,好可愛!」接著,上人關切地問道:「有去看阿媽嗎?」

君倢天真回答:「有。」

上人繼續問:「有常常回來嗎?」

君倢回答:「偶爾。」

上人慈祥地說道:「祝福妳們!」

此時的上人,也化身為小菩薩,和她們童言童語。這一幕,讓人不禁心生羨慕,我也希望自己是加入其中的小菩薩,讓上人摸摸臉、摸摸頭。

真心換真情

柯淑茹師姊曾任芝加哥人文學校副校長,任內正好是靜思語教學的起步階段,也是教學成果成長最快的時期。(攝影:林美華)

柯淑茹師姊和同修師兄魏慶堂,是芝加哥的第一顆慈濟種子。她曾擔任芝加哥人文學校的副校長,於2004年三月底卸任。在她任內期間,是人文學校的靜思語教學的起步階段,也是教學成果成長最多的階段。她說:「永不說放棄,用心克服困難(如宗教......)、花心思設計課程,一切努力大家都看得到,所以學校、家長、學生都因感動而認同。」

從四月起,柯淑茹師姊承擔訪視工作,她一樣帶著女兒前往老人院表演手語、說笑話,把歡笑帶給這些孤苦無依的老人。

在老師的耐心教導下,志工們用心陪伴長者製作燈籠。(攝影:李東昌)

初次造訪老人院時,君庭天真地問柯淑茹:「Mommy,他們為什麼住這裡?」

「有些是親戚都不在了,有些是遭家人遺棄。」

「他們為什麼要玩一些遊戲?」

「這樣他們的腦部才不會繼續退化。」

其中,九十三歲的Emily,家族中只剩她一人獨活,灰暗沒有希望的日子,讓她曾禱告自己能夠早點離開這個世界。但自從柯淑茹師姊與其他慈濟志工來關懷後,情況完全改觀了。Emily阿媽的生活從此有了歡笑與期待,她期待每週與慈濟人的約會,縱使只是一個手語表演、一首歌、一個微笑或短暫的陪伴,卻是她內心深處最滿足的禮物。

志工及人文精進班的小朋友和老人們一同玩氣球,度過愉快時光。(攝影:姚昭旭)

另一位是八十七歲的Anna,她是一位聽障者,而「手語姊妹花」的表演,膚慰了她久閉的心靈。君庭說:「看到Anna的笑容,我就覺得好快樂。」

在柯淑茹師姊即將回台灣的三週前,她們如常前往老人院關懷。「好希望自己能裝在行李箱裡,和妳們一起去台灣。」Emily故作輕鬆,又黯然神傷地說:「我沒有東西可以送妳們,So sorry。」

善解人意的柯淑茹安慰她:「只要有妳的笑容就夠了。」這正是人間菩薩,以真誠的愛去愛人,而對方也會回報以最真摯的愛。

8月7日,柯淑茹師姊和女兒們將參訪慈濟各志業體,深信這趟旅程將帶給她們收獲滿行囊。

(2004年8月6日完稿)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