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諸眾生大良福田|和風般的長者風範

0觀看次
A- A+

口述.釋德宜|文.釋德棨

他總是瞻前顧後關注著每一個人,適時協助或教導,猶如和風,溫煦著每個人的心靈。

我二十歲那年進入精舍,當時全精舍上下只有十來位常住眾。我個子小、年紀最輕,上人叮嚀所有人要好好照顧我。我心想,自己最年輕,應該多為兄長分擔工作。所以每天出坡,都會看到大家後面跟著一個小女孩,雖然個頭兒小,動作卻不比人家慢又好學喔!

慈師父帶著大家工作時,總是瞻前顧後關注著每一個人,適時給予協助或教導。至今回想起來,我覺得他猶如和風,溫煦著每一個人的心靈,更以兄長的心承擔所有勞作。上行下效,大家雖然辛苦,卻是一片和樂。

記得精舍開始做薏仁粉的時候,買了一部二手的爆米花機,慈師父先到花蓮的工廠學習操作,回來再教大家。我也進入了爆粉間,每一次薏米花一爆開,不僅滿屋子粉塵,人也滿身、滿頭、滿臉,蒙上一層白,尤其在暑熱的六月天,一天下來不知換了幾件衣服。有一天,我實在沒有衣服可換了,就把毛線衣穿上進入爆粉間。慈師父一看,二話不說趕緊找來一套夏衫,讓我替換。每每想起這件事,我就覺得好感恩也好感動!慶幸自己不僅有明師可依止,又有長兄的帶領,是何等的福報。

每一次薏米花一爆開,不僅滿屋子粉塵,人也滿身、滿頭、滿臉,蒙上一層白,尤其在暑熱的六月天,一天下來不知換了幾件衣服。(攝影:黃錦益)

後來,慈師父主事陶慈坊的創作與規畫,就不再出坡。不過每到年終的全體總動員──精舍周圍水溝大清掃,慈師父一定會出來帶著大家一起努力。掃去一年的垢穢,清除一年的汙泥,大家忙得通體舒暢,身心清淨。

去年十二月下旬,慈師父身體有了變化,住院開刀,直到一月下旬才出院。在精舍調養了三個月後,四月下旬再入院化療,情況一直不穩定。五月十二日是農曆四月初一,大眾早課在主堂禮佛之後,頂禮上人;上人為眾開示:「佛法在人、事、物當中能應用出來,才是行菩薩道,也才是真正的佛法。」

我聞言後,直覺這在慈師父的身上就可看得到,決定向他吐露多年來隱藏在內心的感恩之情。當天到醫院後,我誠懇地對慈師父說:「早年精舍沒有特別訂立條文規則,但您身行示範帶領大眾。從您的一舉一動中,我們看到上人的教法,也感受到您認真而努力地在行持、守護著上人的理念。感恩您的帶領,讓我在繁重的工作中,無懼地投入修行領域,給我不斷前進的動力!」

雖然慈師父無法回話,但他睜開了眼睛,「唔!唔!」地回應。我了解慈師父想說的應該是:「我聽到了,我很安慰。」沒想到兩個星期後,他離開了大家。

上人感恩慈師父的領眾,也要大家輕安自在,作息如常。是的,「輕安自在,作息如常」,我聽進了上人的話,也相信這會是慈師父對師兄弟們最大的期待。

靜思精舍大掃除,慈師父清掃水溝淤泥。(攝影:蔡淑婉)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