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善種子,從萌芽起

0觀看次
A- A+

文.釋德松 | 圖.靜瑩(清修士)

「善種子」的萌芽與成長,透過一位來自豐原的七歲小男孩游騰熒的故事,體會傳達出薰習的重要性。

男孩跟著阿媽陳麗妃師姊及舅舅等家人回到花蓮心靈故鄉的靜思精舍,感恩阿媽投入在茶道當志工,小男孩也歡喜在這濃濃過年氛圍中,感受道場那分年節的歡喜與自在。

午供時,七歲的游騰熒,站在主堂側門旁一起虔誠合掌,經過常住師父引領,終能如願進入主堂虔誠禮拜。

當精舍板聲響起,聽到大午供,男孩自行跑到主堂側門外廊道,看著許多師姑師伯虔誠禮拜,而我也看到門口旁的這位小男孩跟著一起虔誠合掌,想跟隨佛號一起唱誦。

事後,得知,感恩精舍德禪師父帶領活動組的師父們,察覺小男孩想參加「大午供」禮拜,於是有了這般畫面,鼓勵著小男孩一步一步親近主堂,到後來如願進入主堂跟隨禮敬跪拜,成就在小男孩心中的菩提種子,萌芽深植。看到這畫面,自己跟著隨喜、法喜。

靜思精舍過心年,歡喜看到很多小朋友來到精舍虔誠而安靜,期盼每個佛教家庭都能代代延續著學習與虔誠親近道場的心。

靜思惟,每個人對「虔誠」的體會是從什麼時候萌芽?從男孩身上,我找到答案,是從薰習而來,從「眼睛」觀看,體會「什麼是虔誠」;從陳麗妃師姊投入茶道志工,到小男孩在靜思精舍主動親近佛法,這一切都顯示環境與身教對孩子的影響。

從男孩身上,我體會到「虔誠」是從薰習而來,一切無不都是環境與身教對孩子的影響。

善的力量不僅來自個人修行,更需要人人共同營造,透過彼此影響與帶動,使更多人種下良善的因緣。時時恆持心念,感動於那分能成就他人心中的善種萌芽,學習珍惜把握每次與人結善因的機緣。

內心殷殷期盼,祝福小男孩的善種子,不斷深耕發芽茁壯,人人一起加入「布善種子」,讓善的循環在人間延續。

內心殷殷期盼,每一顆善種子,都能不斷地深耕發芽茁壯;人人一起加入「布善種子」,讓善的循環在人間延續。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