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素燕
「大水真的非常恐怖,剛開始淹到腳踝,不久就到膝蓋、大腿了...... 」
「風雨無情,人間有愛」,2025年元旦高雄溫馨座談上,志工陳清雲分享了2010年9月19日凡那比颱風侵襲高雄時,八卦環保教育站淹水的驚險經驗,以及上人殷殷關懷和法親家人滿滿的愛。
2010年9月19日凡那比颱風來襲,八卦環保站淹水受災。(攝影:陳清雲)
「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事、莫忘那一人」,陳清雲回憶起那天晚上,凡那比颱風横掃高雄,並引進了西南氣流。大雨如瀑,洪水宣洩不及,就像暗襲竄奔的敵軍,從四面八方攻入,仁武區八卦環保教育站所在地勢低窪,老舊的三合院建築無力扺擋,很快就成了一片汪洋。
原本應該緊急撤退,但陳清雲的師兄張義雄堅持固守環保站,說什麼也不肯離開。情急之下,陳清雲快速地抱起環保金和功德本,迅速帶著孩子們躲進環保站置放回收衣物的閣樓夾層。一家四口緊縮在環保站的夾層裡,黑暗中聽著狂風怒吼,感受大水在下方流竄。
陳清雲師姊與張義雄師兄一家四口,當時只能暫居環保站角落墊高的舊衣回收堆中避難。(攝影:陳清雲)
關於這個驚險的夜晚,志工江淑清補充說明。那時她剛好留守在高雄靜思堂,接到精舍師父來電轉達上人指示,請消防車到八卦環保教育站載陳清雲全家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江淑清接到電話後,立刻連絡處理,不過到了颱風夜隔天,才得知消防車確實到了環保站,但陳清雲一家人堅持不離開,只好空車而回。
「是我家師兄堅持不離開,還好菩薩庇佑,驚險地度過那一夜。事後回想,做弟子的實在不該讓上人和精舍師父擔心,真的非常懺悔......」回顧颱風夜,想到遠在花蓮的上人如慈母般的愛,雖然已經過了二十幾年,陳清雲還是不禁哽咽語塞。
高雄莫拉克颱風賑災,陳清雲師姊(中)前往災區協助災民清理家園。(攝影:陳裕炎)
其實2009年莫拉克風災時,八卦環保教育站也曾淹水,還好那時有一批未出售的回收報紙,正好用以塞擋門縫,才得以平安度過,也讓陳清雲可以到旗山、杉林參加救災工作。這次凡那比颱風,雖沒有舊報紙可用來擋水,但值得寬慰的是,颱風前,環保站剛裝上新鐵門,回收物才没有飄到他處。
陳清雲非常感恩,面對颱風過後,一片狼藉的環保站,不知從何整理起時,有法親家人們及時協助處理,在大家合心協力清掃幾日後,慢慢恢復舊觀,重新運作。從環保車進進出出的轍跡中,彷彿又看到1996年八卦環保教育站正式成立時,志工們精進的身影。
高雄市仁武區八卦環保站為最早的環保教育站之一。(攝影:顏霖沼)
八卦環保教育站原是陳清雲的娘家,由三合院瓦舍前的曬穀場改建而成。陳清雲感恩同是環保志工的胞弟陳進忠,三度懇請她回娘家定居;同時也感恩資深委員翁禎廷的啟發與引領,讓她因見苦知福而發願致力做環保,正因這兩位貴人的成就,促成了這段美善因緣。擔任八卦環保教育站站長多年,陳清雲始終秉持「家就是環保站,環保站就是家」的信念。在這裡,她接引了無數環保志工和參訪團體,用愛與生命守護這一方菩薩精進地。
2018年1月,陳清雲接任高雄靜思堂環保教育站站長,她一本初衷,克服種種困難,堅定守護環境。如同上人靜思語所言:「對的事,做就對了!」她深知,做環保最重要的不在於追求有形的金錢,而是為了守護環境。即使目前綠玻璃瓶每十公斤才賣一元,導致許多環保回收商已不願收購,但她還是不辭辛苦,努力為玻璃找到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地方。
雖然部分環保站因時代變遷而停止運作,但陳清雲疼惜物命、守護環境的悲心善念,以及那份無怨無悔、矢志不移的大願力,始終未曾改變。(攝影:黃世澤)
「清澄一念心,雲起國土淨」,從八卦環保教育站到高雄靜思堂環保教育站,在颱風頻繁的南台灣高雄,陳清雲不知經歷了多少次的風風雨雨,昔日滿頭黑髮,而今已鬢髮成雪。所謂「諸法從緣生,亦復從緣滅。」雖然部分環保站因應時代因緣的變異而停止運作,但不變的是她疼惜物命、守護環境的悲心善念,以及那分無怨無悔、矢志不移的大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