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釋德懋
靜思精舍的大殿,於一九六九年完工啟用,上人在大殿前方設了一個圓環,圓環起初就是用石頭圍個圓,圓內種植綠色草皮;後來用「梅花」造形,象徵著梅花堅忍不拔的精神......
靜思精舍大殿前圓環早期的梅花造型,象徵著梅花堅忍不拔的精神;綠化植栽是由細葉雪茄花修剪而成,其花語象徵著持久與力量。(圖片來源:文發處圖像組提供)
一九八六年八月十七日,花蓮慈濟醫院啟用典禮,男眾八人──上人稱為「八大金剛」,承擔交通。三年後慈濟護專開學,當時已有八十多位加入剛成立的「保全組」(後來擴編為慈誠隊)。有一天,上人跟「慈誠一號」黃永存說:「找幾位師兄回來修改大殿前這圓環的梅花造型,改為慈濟的LOGO。」(註:黃永存師兄當時一星期有四天住精舍裡。)修改時,上人還在一旁指揮;改成慈濟的會徽,象徵著慈濟的國際化。
靜舍大殿前圓環的梅花造型,改為慈濟的會徽,象徵著慈濟的國際化。(攝影/釋德懋)
阿喜伯負責精舍的園藝,他34歲(一九八七年)即來到靜思精舍常住,現年七十二歲(二○二四年),負責照管「圓環」。它在這次康芮颱風引發的龍捲風中,花圃破壞殆盡,阿喜伯用心、細心修剪著雪茄花,每一次的落剪,都非常謹慎小心,因為一刀錯,就影響到了完美,單是外圍的圓形,他可是修剪了近一個月呢!
康芮颱風之後,阿喜伯俢剪大殿前的圓環,每一次的落剪,都非常謹慎小心。(攝影/釋德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