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願力恆持初心

0觀看次
A- A+

文.簡淑絲(彰化)

上人行腳至彰化的第二天清晨,古樸莊嚴的彰化靜思堂,大紅燈籠高高掛,每個角落布置典雅,為歲末增添了濃厚的年節氛圍,更顯道場的寧靜與莊嚴。

歲末祈福感恩心,燈紅除舊喜迎新;本具真如守正道,善願同聚齊精進。(攝影:鄭春金)

四樓的慈濟部早已熱鬧滾滾,我與十七位筆耕團隊成員端坐其中。當詹大為師兄將麥克風傳遞給我時,看著上人,我分享:「聽到上人在每一場開示中,聲聲呼喚大家盤點生命的價值,寫自己的『傳家寶』,我們都聽到了!」

慈濟即將邁入一甲子,上人曾開示:「為自己生命(做)盤點,有歷史的人生很有價值。」感恩上人讓我們的人生充滿「歷史價值」,同時也很感恩陳美羿老師多年來的帶動,為中區筆耕團隊上課,傳授功夫、博感情。

陳美羿老師(左)分享傳家寶寫作方式,並向大家展示己完成的傳家寶作品。(攝影:鄭春金)

善用科技 日日傳法

今年是人文真善美二十周年,我們有幸參加在花蓮靜思堂舉辦的三天營隊。其中一堂課,由大愛臺的李欣元導演指導我們如何使用AI從文字創作藝術。營隊回來之後,在每天《志工早會》聆聽常住師父的開示後,我嘗試以文字下指令,利用AI生成、設計並編排出可愛小沙彌靜思語圖卡。

早期讀資訊的我,從小就很喜歡美編。在AI創作的過程中,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正如上人曾開示:「每天只要能吸收一句一字, 用在人與人之間,就是心和法的接觸。」感恩上人,讓人文真善美有因緣採訪記錄人物──「用生命記錄生命,用生命見證生命」。

每天清晨,簡淑絲師姊專心聆聽師父或上人的開示,在靜心中捕捉法語精髓,迅速設計出一張張靜思語圖卡。(AI作品簡淑絲)

曾有一回,常住師父在《志工早會》上分享德恩師父,讓我想起師父生前曾站在荔枝樹園前留下一張笑容燦爛的照片。於是,我試著創作了一張手拿荔枝的小沙彌AI靜思語圖卡。

當我分享到這段時,上人與在場的常住師父們,都露出了專注的神情。我接著說道:「從二月到現在,十一個月的時間,我設計出一百零八尊AI小沙彌,也讓我體會到『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看到每尊小沙彌都是笑眼瞇瞇、起歡喜心。期許每一位慈濟人做慈濟,都能做得法喜充滿。」

 小沙彌臉上洋溢著純真的笑容,彷彿傳遞著德恩師父當年的那分燦爛與喜悅。(圖片來源:Ai作品簡淑絲)

微光力量

上人曾叮嚀:「我們不要被科技利用,要利用科技!」有一次,德恭師父在《志工早會》分享:「只要看到或聽到上人開示,短短一句話能讓我們受用,我們就要『一指神功』把它傳出去!可以幫助別人,同時打造一本屬於自己,利益自己也利益他人的『靜思語』。」

德恭師父這段開示,令我心頭一震,想起當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句靜思語:「恆心、毅力能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難與阻礙都能突破。」開啟了我每天在《志工早會》後,持續製作靜思語「祈禱平安」、「小沙彌靜思語」AI圖卡,每天廣傳六十多個群組,約六千多人。

靜思語:「恆心、毅力能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難與阻礙都能突破。」啟發簡淑絲師姊每天製作靜思語圖卡,傳遞法喜智慧。(圖片來源:Ai作品簡淑絲)

有一天,英國慈濟家人王素真師姊介紹住在草屯的李小姐給我認識,雖然我們只有一面之緣,她卻傳來訊息:「謝謝淑絲每天傳來慈濟資訊,我想捐一萬,每個月固定捐款當慈濟會員。」李小姐還分享全家人一起存了一個竹筒,要為0403花蓮地震受害的鄉親盡一己之力。

初心不變

簡報翻頁到「百善孝為先」,我也分享自己除了做慈濟,最多的時間就是回去陪伴父母親。

「上人,我要跟您大聲的說:『行善行孝不能等,我做到了!』」

簡淑絲師姊29歲加入慈濟,始終堅守在人文真善美的崗位上,以身作則,帶動更多人投入這份善行。(攝影:施呈旺) 

「慈濟」是我人生的二分之一。今年六十一歲,二十九歲參加慈濟,一直都在人文真善美這個區塊,我希望以身作則帶動。

簡報中,有兩張相距二十七年的照片,其中一張是我受證後的第三年,我和同修陳春來師兄站在靜思精舍大殿前的合影。當年我們都還在郵局服務,照片中可以看到一臺郵局的郵務車。

「你們是開這臺車回來嗎?」上人問起,也引來大家的一陣歡笑聲。

我答道:「那是剛好的因緣!」

「有郵差開車到精舍送包裹。」春來師兄接著補充說明。

27年前,簡淑絲師姊受證後的第三年,與同修陳春來師兄站在靜思精舍大殿前合影。(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今年,陳春來師兄帶領培訓團隊回花蓮尋根,我們與九個合心區和十個地方,跨區聯合出班,團隊彼此都十分合和互協。很多人看到我們夫妻都會問:「為什麼你們都沒有變呢?」

我總會回答說:「是『初心不變』。我的初發心一直都沒有變!」我向上人發願,願生生世世烙印慈濟魂、慈濟DNA。感恩上人,讓我有這樣的因緣與智慧,能夠「善用科技,日日傳法」,我相信我們人人都是傳法人。

 「菩薩同修」簡淑絲師姊(左)與同修陳春來師兄(中),一起學習新版慈濟圖文編輯系統,善用科技,日日傳法。(攝影:吳明土)

上人開示:「『福慧心不變』,小沙彌靜思語要繼續創作下去,很想把它集結成冊出書、流傳,讓全球更多人來結緣。我們回花蓮再來做出書的規劃,看了很歡喜,要繼續、繼續增加起來,可以做整部,繼續、繼續......」

感恩一路走來,自己始終堅守在人文真善美的崗位上。期許自己如螢火蟲的極微光,即便力量微弱,也不要輕視牠的光亮,讓未來的每一天,都能發揮生命的價值,善用科技,廣傳善法。(微光力量,AI作品簡淑絲)

(2024年12月17至19日上人行腳彰化)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