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釋純寬
德恩師父對我來說,是一位時時予人鼓勵和溫暖的長輩,也是一位處處帶給他人歡喜的人;在隨侍上人四十年間,讓我看到一位真的做到長者風範的長輩。
記得民國七十九年初來到精舍時,對於寺院總有些規矩不懂,或是有事情的處理方法不甚妥當,那時我年方二十出頭,恩師父看到就會板起面孔對我說:「妳這個囝仔……」看到我一臉無助時,又換上笑臉對我說:「妳看阿呢嘛不壞啊!」等我找到解決方法的時候,又會安慰和鼓勵:「我以前嘛是阿呢過。」讓你在經歷過事情後,又能更有信心地向前走。
初來精舍,有一次不小心感冒,必須去醫院看病;以前出門必須直接向上人請假,早餐後,就向上人請假要去看醫生。上人就說:「感冒不用看醫生,多喝水就好了啊!」恩師父在一旁,就把左手的手心向上,放在我的額頭,然後用右手打他自己的左手心,開玩笑地說:「伊不乖才會感冒啦!」恩師父突來的舉動讓我覺得不知如何是好,因為是在上人面前,真怕上人會生氣,可是那時上人不但沒生氣還笑著叫我要多喝水,多休息就會好。其實那時恩師父是故意逗我,讓我不要那麼緊張,因為他知道我就算是冬天,只要和上人講話就會汗流滿身啊!
以前曾多次陪恩師父去買菜,因為上人食量小,有時天氣太熱也會沒胃口,所以恩師父總是很用心的隨著季節和上人每天的工作情形來變化不同菜色,包括點心也是依照上人習慣的口味做出種種變化。因上人不喜歡東西放太滿,除了不雅觀外也不好端;就如日本人盛飯的禮貌也都是盛七、八分滿,菜盤周圍至少也要留一到兩公分寬,讓人看了整齊可口,也會吃得很舒服。所以恩師父為上人添麵(飯)也是添七、八分滿,點心也是放在小巧細緻的盤中央,讓上人在用點心的同時,也是視覺上的美觀。
兩年前在日本讀書的一個冬夜,在一個風雪的晚上,拖著一身的疲憊與寒意,孤獨地回到了住處時,打開電腦,收到一封來自精舍的mail,上面寫著:
「純寬師:在那裡好嗎?現在天氣應該很冷了吧!如果有缺什麼,就回來講沒關係,不要客氣。在外自己要多保重身體! 德恩合十」
因為這是恩師父剛學會電腦不久之事。其實在異鄉最不習慣就是颱風天和風雪天,尤其是晚上騎半小時車子回住處,將近八、九點才隨便下碗麵吃,喝點熱湯。沐浴後又開始打報告時看到這封信,心中突然湧起一股暖流,令我不自覺的感動得淚流滿面。雖是一封簡短的信函,但字裡行間無不充滿關懷之意,雖然外面正逢風雪紛飛,當下的那股暖流,迄今還在我的心頭流竄,永遠都忘不了。
回來隨師後,因出國五、六年,期間增加很多志業單位,所以很多人名都不是很清楚,但因隨師後,須將一些紀錄E-mail給恩師父,如果我在紀錄上,把人名打錯了,因為我的座位後面就是走道,恩師父早上一看到我,不論旁邊有多少人在那裡,就直接大聲地說:「純寬師,你有個字打錯了!應該是……」不但我會被突來之聲嚇一跳,其他人也都會笑起來。恩師父也曾對我說過,「做錯事有什麼關係,只要下次不要再犯就好。」恩師父就是這樣直心而可愛的人,在我的心中他是個老頑童,也是個歡喜菩薩。
攝於2000年8月
可是日前在他因病住進加護病房時,那時隨師和上人進去探望,因為要記錄上人的對話和拍照等事,總是不敢分心去多看一眼恩師父,雖然我心裡很捨不得他在那裡,也多麼渴望想靠近些,可是我又不能怠忽職守,只能匆匆一瞥,在內心深深的為他祝福,希望他早點回精舍。
現在每逢下午六點,再也看不到恩師父適時的出現在上人身後,一方面提醒上人該休息了,另一方面也讓來賓知道時候不早了。可是現在卻成為我們想念恩師父的時刻。
恩師父,我會記得您的教誨:「上人怎麼講,我們怎麼做,要敬重上人。」您對上人的忠心、孝心,都是後學晚輩要努力學習的;您心胸寬大,事事細心用心,處處表現長者的風範,更是我要效法的好榜樣。您走了,我們當更勇於承擔,才能減輕上人的負擔。
千言萬語也道不盡對您的感恩與思念,惟有緊緊跟隨上人的腳步,才不負今生與您在慈濟相聚的好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