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芮颱風災後有感

0觀看次
A- A+

分享.釋德澄|整理.編輯組

戒慎虔誠,修正自身

康芮颱風重創靜思精舍人文走廊屋頂,工程人員動用吊車進行高空修繕,拆除受損鐵皮。(攝影/李采霞) 

根據中央社的報導及相關數據統計,康芮颱風是史上第一個在十月下旬登陸的強烈颱風。因此,常住師父們都抱持著戒慎虔誠的心,全面做好防颱準備。

記得上人行腳那天,不斷殷殷叮囑大家務必做好防颱工作。上人表示,颱風的強度越來越大,因此我們更要重視這樣的氣候,人人要戒慎虔誠。「戒」,就是修正自身,心要修、心態要修,重要的是環境也要收。

在平時生活中,我們的行為舉止、待人接物要有禮,周圍的環境要顧好;而在面對颱風時,更要特別留意風向的變化。要顧、要修,「修」得好與「收」得好,雖然文字不同,但臺語音相近,其背後的道理也相同。

大地守護,心存敬畏

常住師父與協力廠同仁合力清理散落的斷枝殘幹。(攝影/黃思佳)

這次強颱從花東地區登陸,而靜思精舍正是依靠著臺灣偉大的護國山神──中央山脈而立。臺灣經歷過無數颱風,每每能夠化險為夷,都是因為中央山脈如同堅實的屏障,穩固地守護著這片土地。尤其當康芮颱風登陸時,中央山脈的山勢發揮了關鍵作用,使得颱風眼瞬間消散。

我們應當對山河大地心存敬畏,臺灣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在默默守護著我們。然而,很多時候我們卻將這一切視為理所當然,未曾察覺其背後有許多護法圍繞在我們身邊。雖然颱風為靜思精舍帶來不小的災情,但令我感動的是,風災過後不到一兩天,各區的慈濟菩薩們便蜂擁返回精舍幫忙重建家園。

上人行腳時教導我們,僧眾和居士各司其職。僧眾肩負著人間傳遞佛法,而居士則擔任護法的角色,大家一同護持、守護精舍,擁護慈濟,讓慈濟為天下眾生付出,大家共同守護,叫做「眾」──擁護道場,保護道場。出家人以天下為道場,而天下人人一起擁護靜思精舍道場,一直到合心,這稱為「道場護法」。人人發心護持,以一致的心念和力量,齊聚同一個方向,回歸心靈的故鄉。

守護精舍的力量

11月2日至3日,北區精舍修繕團隊緊急動員,守護家園恢復原貌;志工合力搬移傾倒的櫃子。(圖片來源/佛教慈濟基金會版權所有)

颱風過後僅一兩天,靜思精舍便迎來了各地慈濟人的支援,不僅臺南的園藝團隊立即返抵協助,臺中區的陳令勇師兄更帶領專業園藝團隊,連夜趕路十多個小時,從中部、南部趕回精舍搶救倒塌的樹木。宜蘭北區的團隊也不遑多讓,在短短幾日迅速抵達精舍,共同投入修復工作。

黎逢時大隊長也帶著他的團隊回到精舍。有一天下午,我遇到黎逢時師兄,我對他說:「師兄,您怎麼這麼感心啊?雖然最近身體有些狀況,但還是很關心精舍,帶著團隊回來。」黎逢時師兄淡然回答:「這本來就是我們應該做的。」

倘若沒有這些護法金剛和所有慈濟家人的幫忙,單靠常住師父不知道要花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將精舍整頓好。但正因為有大家的合和互協,三天多的時間,靜思精舍外圍的環境就被清理得非常乾淨。我覺得這股神力,就是精神力量的匯集所展現出來的成果。

龍天護法的庇護

精舍內仿照上人當年修行的小木屋,因強颱侵襲,屋頂與牆壁受到嚴重損壞。(圖片來源/擷取自釋德澄簡報)

當我們看到天地間無常的示現,才真正體會到精舍中那些平時看似不重要的樹木,它們的存在帶來深刻的啟示。這次災難讓我們明白「成、住、壞、空」的道理,再巨大的樹木也有倒下的一刻,這就是人生無常的縮影。我們要好好珍惜當下,把握每一刻,因為這些經歷是大自然無常所帶來的寶貴課程。

給我最多的省思,是精舍裡那座仿上人當年修行的小木屋。由於強颱的侵襲,小木屋的屋頂與牆壁遭到毀壞,這讓我不禁回想當初上人住在普明寺後方的小木屋時,是否也曾遇過颱風?答案肯定是有的。且上人所處的修行環境比我們今天的條件更為刻苦,必須克服許多自然環境的考驗。然而,上人是大修行者,一步一腳印,踏實地走過清修與苦修。

即便要與毒蛇、蜈蚣共處,當時的上人依然勇敢而堅定,不斷積功累德,修好自己,每天虔誠地在小木屋中禮拜《法華經》。同樣,上人曾回憶颱風天時,自己的小木屋也發生過許多不可思議的事情。

勇敢且堅定的上人,即便面對種種考驗,始終感受到許多龍天護法的庇護。(攝影/白崑廷)

有一次,強烈颱風來襲。當時,有一位東部發電廠處長的媽媽,她的兒子派車來接她回去。她當時說:「上人如果沒離開,我也不會離開。」於是,上人答應與她一起回花蓮。就在上人收拾好準備離開時,一陣強風將上人吹倒,甚至小木屋周圍的籬笆也被吹倒。

兩三天後,颱風過去,上人回到小木屋時,驚訝地發現小木屋竟安然無損,被吹倒的籬笆,也奇蹟般地被風吹起來,整齊地豎立在原來的位置。上人當時非常感恩天龍八部的疼惜,讓他能安然自在地再度回到自己的小木屋。

勇敢且堅定的上人,即便面對種種考驗,始終感受到許多龍天護法的庇護。上人的德行感動了諸佛菩薩與龍天護法,這也讓我們不禁反思自己,修行的深淺差距,常常使我們感到慚愧。上人時常教導我們,要檢查自己的心念,看看每日的身口意是否清淨,言行舉止有無足夠讓龍天護法與諸佛菩薩護佑我們。最重要的是,要時刻盤點自己,不斷精進修行。

修行養德 內外一致

龍捲風如同人心中的無明黑風,提醒我們正思維的重要性。唯有時刻保持清醒覺察,才能實現內外一致的修行。(圖片來源/擷取自釋德澄簡報)

上人在行腳時,提到修行的「修」。修行首先要好好養德,叫做修養。修行養德,才能培養我們的德行。而「行」,則是要去修、去做,因為時間不停地流逝,每一刻都在行蘊當中。所以,上人在行腳那天的開示中,充滿了許多深刻的禪機。

這次颱風帶給精舍的現象與災難狀況,成為我們反省的契機。尤其在颱風最強烈的那天,康樂村竟然發生了龍捲風,這股龍捲風就像是人人內心常有的無明黑風。因此,正思維非常重要,我們要時刻保持清醒的覺察,才能做到內外一致的修行。

上人教導我們,心念一轉,就沒有瞋恨心與憤恚覆蔽之心。當我們明瞭佛法的道理,便能勇敢地懺悔過去所做的不對,改過過去的錯誤,面向未來。上人在行腳的這幾天也提到,這次的颱風確實力不可擋,無論我們如何做好防颱工作,這股力量依然難以完全防範,上人稱這股風為「業風」。

颱風前,精舍樹木茂密生機盎然。上人感慨,風災過後,原本的綠意變得光禿,提醒我們珍惜平安,感恩當下。(攝影/呂瑞源)

11月2日,上人於新竹靜思堂開示:「颱風真的風力非常強。過去進去精舍,總是樹木茂盛,這次你們如果有回去精舍,可能到處都是光光的。這一波,很多樹木都被連根拔起,聽到我們的慈濟慈誠菩薩回到花蓮幫忙清掃、幫忙修理,同時扶起這些樹木,如何再將它固定下來。這都是在瞬間,一陣風而已,鬆懈不得。總是覺得應該是不要緊,所以防颱沒有很牢固。不過這一波的風力,總是要將它牢固也是擋不住,真的就像龍捲風。總是內心還是一個念頭──四大不調。天地威力很強,不是有人有辦法去擋得住,那叫做『業風』,這種的業風真的是很可怕,不過它瞬間所造成了,過後,我們只能說感恩,因為人都平安。」

(整理自2024年11月8日志工早會分享)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