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釋德澡
精舍的外圍,有一大片芋頭園。
「挖芋頭去囉!」大家興高彩烈地朝著目的地出發。首先硬入眼簾的是一片又高又密的雜草,甚至連芋頭的葉子都看不見。我心中大聲嘀咕:「這要從何挖起?這真的是我們的芋頭園嗎?」
要從又高又密的雜草堆中,找到芋頭的芳蹤,如同在娑婆世界,菩薩招生。(圖片來源:釋德澡)
◎金剛種子,明澈「路痕」
意識中的「打菜股」即時浮現腦海,打菜股的人,如開道者、拓荒者。菜股上的土讓若是鬆散的,才能讓抽芽的根部有呼吸的空間,而邊股則要打得扎實,雨來時才不會造成土石流。這一番功夫,讓澆水、拔草、施肥、摘菜的人提供正確的方向。
菜股猶如一條菩提大直道,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攝影/沈冠瑛)
種芋頭時,苗初長成,再用耕耘機翻土覆蓋,就是一條明顯的「路痕」。這「路痕」就如八識田中記憶的金剛種子,指引我們正確的方向,只要勇往直前,就可以找到無盡的寶藏。
菜股就像一條菩提大直道。「要不斷地練習著來生的方向,要好好用意志力,意識道的路痕。」上人於二〇一七年九月十五日的志工早會中提到「路痕」:「這路痕一定要記得,一定要做好!回顧走過的路,會很明顯地印在我們的心靈裡,那就是心地風光。」
◎向前開道,就地鋪路
挖芋頭時,開道者和拓荒者披荊斬棘、撥開雜草,為挖芋頭的人依著「路痕」步步踏實「鋪路」。(圖片來源:釋德澡)
「要發現真如的法,就要用功『開道』,要用功夫將叢生的雜草撥開、清除,撥開層層無明的路。」二〇一七年七月三十一日,上人在《從地涌出品》中開示,行菩薩道一定要入人群度化眾生:「開道,知道方向,相信這條道是我們要開的,沒有路要開到有路。所以,『上求佛道』就是向前開道,『下化眾生』就是就地鋪路。」
就像挖芋頭時,一位「開道者」、「拓荒者」首先披荊斬棘、撥開雜草,為挖芋頭的人依著「路痕」步步踏實「鋪路」,不僅可以節省很多摸索的時間,做起事來也更有效率,事半功倍。一顆顆的芋頭,如同寶藏般一一浮現。
慈濟志工如人間活菩薩,行六度之道深入人群,鋪平前行之路,讓社區志工與社會大眾,乃至千萬人能夠安穩平順地同行。(攝影/薛崑城)
六度萬行,是菩薩行者的路痕。慈濟志工是人間的活菩薩,在菩薩道上撥開層層無明與煩惱,不只知道方向,也不只懂得開道,還將路鋪得又好又平,行六度之道入人群,讓社區志工、社會大眾,乃至成千上萬的人可以同時走這條路,走得安穩平順。輾轉中,開道與鋪路交替進行,鋪路的人成為開道的人,開道的人同時也是鋪路的人。開道與鋪路相輔相成,成就善與愛的循環,最終成就日不落的慈濟世界。
◎事理相融,練就智慧
能夠以理啟事、以事會理、藉事會理,這是上人對所有弟子的期待:「對於每品(指法華經)的重點,我一直反覆地說,讓大家可以跟著背出來,跟生活會在一起。」
藉事練心,用心當下,在人群、生活中也可以練就智慧。通過做中學,學中覺,我們發現芋頭的周圍比較沒有雜草,為什麼?因為它的根定得很深,為了讓衍生的小芋頭順利成長。就如道根堅固的人,具有戒定慧的無漏因子,因此煩惱較少,不容易受無明風而亂了心。
芋頭根深而少雜草,如道根堅固之人,戒定慧扎實,煩惱較少,不容易受無明風而亂了心。(攝影/周幸弘)
在《從地涌出品》中,上人不斷提醒我們要「轉識成智」。事理相會,從挖芋頭的事相中,我聯想到上人最近常講的「四智」。入芋頭園,眼前所見一片雜草,要做有為善,必先撥除雜草,有法就不會偏差,是「成所作智」;仔細觀察,會發現一條清晰的菜股(路痕),指引正確的方向,是「妙觀察智」;「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與大生命體共生息,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先觀察、思惟芋頭的大小,下鏟子時才不會傷到芋頭,是「平等性智」;而有為善法回歸無為,只有感恩、尊重和生命愛,不執著、不掛礙芋頭的大小、美醜,輕安、法喜與眾生結好緣,歡喜供養未來佛,是「大圓鏡智」。
精進可以見真理。一方面為自己開路,邊走邊精進,通達道理;另一方面也是為他人開路,來體會這條路的理,輾轉將道理傳遞給他人。開道、鋪路,最終成就善與愛的循環,「傳法脈,弘宗門」從此生生不息。
◎帶法到來生
累生累世的修行,正如上人所言:「一期一期的壽命,就像開道鋪路一樣。」,讓法華馨香永世流芳。(攝影/鄭春金)
「法聽進去,刻入心版,要時時記憶著,成為我們意識的種子。」二〇一七年八月三十一日,上人講述《從地涌出品》時提及「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提醒我們要重視業種的記憶:「我們帶著這個業識、藏識(記憶體),它一定是跟著我們到來生。」
上人說,今生我們道理的種子若深入心田,第八識中的道理就會變得十分飽滿,來生我們將帶著佛理的意識重回人間。菩薩是「開道者」、「說道者」、「行道者」,上人說:「受證,開始就要做一個開道人。」所以,行經、開道、鋪路的人是生生世世永不退休的。這條真實菩薩道的路痕,在我們精進中入了八識田,成為記憶的金剛種子,累生累世不壞、不死。
二〇一七年九月二十二日,上人在〈如來壽量品〉中開示:「一期一期的壽命,就像開道鋪路一樣。」我們在無量慧命中,經歷了累生累世的聞法、說法、行法、傳法,讓法華馨香永世流芳。
(成稿於2017年9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