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一杯智慧水】苦海茫茫,回頭是岸

0觀看次
A- A+

整理.釋德懋

《菜根譚》:「得好休時便好休,如不休時終無休。人肯當下休,便當下了。若要尋個歇處,則婚嫁雖完,事亦不少。」

人們常說,出嫁容易,但要扮演好太太的角色卻不容易。準備成為新嫁娘的心情,必定是歡喜的,然而卻未料到痛苦也隨之而來。到那時,無盡的悔恨,也無法挽回已犯下的錯誤。

雖然暫時得到了安寧、清靜、其實內心的煩惱卻未必一時全消除。(攝影/楊國華)

一名三十多歲的女人,看上去難掩歡喜,原來是因為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然而,結婚本是件喜事,但她卻有了另一層顧慮。而此錯誤,是在十年前所造成。

那時,她年僅十八歲,在一家公司擔任會計。該公司的董事長結婚多年,卻未生下一男半女,因此要求這名女人代替自己生下一子。由於董事長答應給付一筆金錢作為報酬,女人最終答應了這個要求。但當孩子出生後,董事長夫人卻不承認;於是女人帶著兒子和金錢離開了董事長。

十年後,她的兒子才十歲,卻已經學會了抽菸、翹家,相當叛逆,且佔有慾也非常強烈,若是媽媽與其他男人多談幾句話,他就會感到妒忌並發脾氣。

在這片黑暗中,微弱的燭光照亮希望,期盼能喚醒更多人重拾珍貴的人際關係與真誠的情感。(攝影/張素貞)

即將結婚的她,曾用探問語氣詢問未來的先生:「如果有一位十歲小孩跟著我們,你會同意嗎?」就要結婚了,要有幾個小孩,就有幾個小孩,先生怎麼可能接受別人的孩子呢?為了成為歡喜的新嫁娘,女人正積極地將她的孩子送到慈善機構或孤兒院,而這也成了她來到精舍的目的。

德安師父聽完她的故事,心裡不禁憐憫這位愚癡的女人。她自己都不要孩子了,別人又怎麼可能接受呢?一個錯誤的行為,帶來了無盡的折磨。德安師父認為,輔導亦要說缺點,於是直言:「不要再嫁了,已錯了一次,難道還要再錯一次嗎?事情總有被發現的一天,那時目前愛你的先生,很快就會翻臉不認人,痛苦、傷害將尾隨而至。」

見她仍執迷不悟,沉浸在結婚的喜悅中,不禁為她的未來感到擔憂。當今社會,親情倫理已被名利取代,若能知錯,方能改過。但即使犯了錯,也很少有人反省,不禁要為未來的社會感到擔心!

(1996年9月14日)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