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見聞一二

0觀看次
A- A+

分享.釋德勘|整理.林素玲、張美齡、編輯組

◎上人輕輕講 弟子要重重聽

康芮颱風來襲,上人行腳前叮囑關好門窗,未料颱風威力之大,將精舍樹木吹倒一片。(攝影/謝馨瑩)

康芮颱風來襲前,正值上人即將行腳之際。上人叮嚀常住要關好門窗,並將樹木固定穩妥。然而颱風威力之大,精舍的樹木還是倒了一整片。

颱風過後,感恩花蓮志業體和精舍同仁、志工在常住師父的帶領下,迅速投入復原工作。當我短暫隨師回到精舍時,發現許多地方已經恢復原貌。雖然有些地方因為樹木減少,枝葉也變得稀疏,看起來比以往明亮,但大部分景觀仍得以保存下來,讓人非常的感恩。

我從中體會到「上人輕輕的講,弟子要重重的聽。」每當上人準備行腳前,總會叮嚀大家:「厝要顧好,大家要合和互協,要把這個大家庭顧好。」這次上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叮嚀,讓人感到似乎有不尋常之處。

想到這裡,不禁聯想到整個道場,不僅有修行者,還有護法菩薩及護法神。我們若能遵守規矩,龍天護法自然會護我們的法。

◎戒慎虔誠,心裡要修、心態要修、環境要收

「精舍優先處理,不要讓上人擔心,不要讓常住師父擔心。」陳令勇(左)全力以赴恢復精舍原有樣貌。(攝影/楊錦鳳)

上人叮嚀,心要修、心態要修、環境也要收。「修」與「收」,是上人再三強調的重點,提醒大家:「道心要顧好,道念不要散失,道行不要偏差。」顧好自己的道心,便能以清淨心面對外在的一切;與人互動,也要將心顧好,所做所為都不可有絲毫偏差。

颱風過後,許多法親聽聞精舍受損的消息後,毫不猶豫地放下手邊工作,趕回精舍參與復原行動。其中,陳令勇師兄更是義不容辭,因為精舍的部分樹木,是由他協助栽種與維護。當他聽說樹木倒了一大片,立即召集工班返回精舍。

到了臺中,陳令勇師兄特地向上人報告精舍的復原進度,希望讓上人安心。私下互動時,他提到:「『老師』教會我們,精舍種什麼樣的樹才合適。」我一時不解,便問道:「你說的『老師』是誰?」他答道:「就是颱風跟龍捲風呀!它教我們什麼樣的樹適合種在這裡。」

我們從中學習到,如何向大自然學習。天地間的萬事萬物,發生了便是因緣,與其自怨自艾,不如從中學習,從中反思如何走得更穩健、更好。

◎觀世音菩薩 現身街頭度化眾生

富有愛心店猶如當年的竹筒歲月,匯聚點滴之愛,長養一切諸善根。(攝影/林錦佐)

隨師行,聽聞各地菩薩的分享,上人特別叮嚀大家,要時時為生命做盤點,回顧社區的大事。在這五十多年的歲月裡,許多人懵懵懂懂地投入慈濟,在上人的引領下,無形中成為一尊尊觀世音菩薩,在各地聞聲救苦,宣說佛法。

觀世音菩薩,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因為不捨眾生,回返娑婆世界,示現慈悲形象,度化眾生。在聽到中區菩薩分享如何經營富有愛心店後,上人開示:這些菩薩就像觀世音菩薩,現身在街頭巷尾度化眾生,用方便法門,讓人人啟發愛心。富有愛心店就像當年的竹筒歲月,匯聚點滴之愛,長養一切諸善根。

這次行腳,離開關渡前上人感冒了。感恩大醫王們和在旁的菩薩細心照顧上人,而上人自己也非常努力,希望能圓滿歲末祝福的行程。一路上,上人幾乎依靠點滴來支撐著色身。

上人說,點滴可以讓他的色身恢復體力,而那些竹筒,在愛心店裡累積的每一滴愛,也同樣能夠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長養每個人內心的善與愛。

◎富有愛心店 舖滿大街小巷

志工們在街上尋找店家勸募愛心竹筒,並在收取竹筒時,與店家分享慈濟的故事、最新動態與訊息。(攝影/方惠珍)

富有愛心店源自慈濟基金會執行長辦公室王運敬主任的構想。2019年4月3日,慈濟基金會的同仁黃秀眞在花蓮募得第一家愛心店,上人特別表示,商店是用來做生意買賣的,而這些店鋪是「愛心店」。期望這些愛心店能如「連鎖店」般不斷開設,讓愛心鋪滿大街小巷。

隨著新冠疫情的影響,許多人很久沒有真正走進社區的大街小巷。中區的菩薩們為了推動富有愛心店,大家再次提起那份使命,積極進入店家進行勸募。有些人爽快答應,但也經常遇到拒絕的情況。這時候,除了調整心態變得更加柔軟,還要找方法讓對方願意接受。

過程中,也激發了一些資深委員菩薩們,帶領新發意菩薩,一起走進店家募愛心,這不僅是募款,更是傳承。而店家也不僅僅是擺放竹筒,慈濟人定期收取竹筒時,也會和店家分享最近的慈濟人、慈濟事及慈濟訊息。

當愛心店遇到特殊個案,或聽聞周遭有需要幫忙的人時,也會及時回報給慈濟人。因此,店家也成為慈濟的據點,於在地做慈濟的眼目,協助發現和關注有需要被幫忙的人,並提供最即時的幫助。如今,全臺已經有超過四萬家的愛心店。

自2024年4月7日至10月29日,中區的富有愛心商店新增了6031家,累積已達8913家。他們發願在今年年底,愛心店的數量要超過一萬家,相信有願就有力。

◎《無量義法髓頌》 遍佈街頭巷尾

《無量義經》是上人從三藏十二部經的佛典法海中精選出來,也是《法華經》的精髓。(攝影/陳李少民)

除了富有愛心店,在一場歲末祝福的演繹中,上人看著菩薩們唱頌《無量義經》梵唄,並結合過往的事蹟,特別勉勵大家,《無量義經》是上人從三藏十二部經的佛典法海中精選出來,也是《法華經》的精髓。

回憶當年,由於沒有《無量義經》經本,上人親手將經文一字一字刻印在鋼板上。鋼板刻印需要極大的力氣,導致上人手部受傷,至今仍感疼痛。每當上人搓揉著自己的手時,便會想起《無量義經》的可貴,也希望弟子們要終身受持,不僅自己受持,還要廣傳於世,讓大家都受用。

聽到推廣富有愛心店的努力,以及上人呼籲「街頭巷尾都要聽到〈法髓頌〉的梵唄」時,我不禁聯想到《阿彌陀經》裡的一段經文,描述極樂世界的美好:種種奇妙雜色之鳥,晝夜不停地發出和雅之音,唱頌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及八聖道分。極樂國土中的眾生聽到這些聲音,自然而然便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

竹筒聲如微風吹動,隨著零錢叮咚聲響起,激發更多善念與愛心。(攝影/王聯章)

《阿彌陀經》還提到:極樂國土微風吹動時,諸寶行樹與寶羅網會發出微妙的聲音,眾生自然會跟著一起念佛、念法、念僧。富有愛心店的竹筒聲,如同微風吹動,大家美善的心隨著興起的風,伴隨零錢的叮咚聲,激發更多的善念與愛心。

假如社區中的大街小巷,家家戶戶都能播送、唱頌著《無量義法髓頌》的梵唄聲,不就像美妙的鳥,唱頌著正道之音。

《無量義經》中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蘊含著教化人心的智慧,引導每個人自然而然地生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若真能如此,娑婆世界不就能轉化為淨土了嗎?我感受到,上人正引領我們到更進一步的境界,將佛法落實於人間淨土,希望大家一起努力,共成此願。

◎空難事件 慈濟人化身為菩薩

一路行腳中,聽聞許多地區結合地方大事紀進行演繹分享。在桃園,志工們回顧了1998年的大園空難,以及2000年的新航空難。

中華航空676墜機事故發生後,慈濟人迅速趕赴現場關懷,為疲憊的救援人員送上乾糧與飲料,表達感謝與支持。(1998/02/17;攝影/林鳳琪)

1998年2月16日晚上,發生了震驚全台的大園空難。一架中華航空676班機墜毀,造成機上196人全部罹難,此事故還波及附近民宅及汽車,導致地面上7人死亡、2人受傷。

志工接到消息立即趕赴現場,即便只是進去助念,面對這樣的場景,內心不免感到忐忑和害怕,但正因為那分慈悲與不忍,大家仍義無反顧地前往。機場人員也特別允許志工進入現場進行安撫,因為當時處理屍塊和遺體的,主要是一些年僅二十出頭的年輕阿兵哥,面對支離破碎的殘肢與遺體,心中充滿恐懼,甚至臉色發青,志工見狀心裡無比不捨。

事故現場一片漆黑,電力中斷,地面覆滿了滅火用的泡沫。走動時,腳下時常踩到柔軟的物體,卻無法確定究竟踩到了什麼。這樣的環境令人驚恐不安,但志工們在驚嚇害怕中,更加虔誠地默念佛號,化身為安撫人心的菩薩。

上人除了對志工們表示肯定外,也提到,雖然這些往生者的肢體破碎,但靈還在周圍,看著自己破碎的身體,也看著那些幫助運搬遺體的人,內心一定很感恩,在這個時候願意幫助他們。

慈濟志工參加新航罹難者告別式,對傷者及家屬的關懷持續進行。(2000/11/18;攝影/顏霖沼)

2000年的新航事件,同樣令人非常不忍。這起事故發生在10月1日晚間十一時十七分,一架波音747客機因象神颱風的影響,強風和豪雨使能見度不佳,導致飛機在降落過程中擦撞跑道上的人工機具,因而翻覆並斷裂成三截,發生劇烈的爆炸,導致83人喪命、71人受傷,96人生還。

上人說,因為這種不忍心的愛,激發起慈濟人的勇氣。因為無所求,也放下了我相,用愛與關懷來膚慰他人,勇敢前進。上人勉勵大家,菩薩道應該長長久久、生生世世都不中斷。此外,上人也在每一場開示中,強調「學」與「覺」。從孩子到見性成佛,見到真諦,直到成佛,必須經過菩薩道。菩薩道要腳踏實地且長長久久、生生世世地力行,期許大家都能學習觀世音菩薩的精神,不僅要聞聲救苦,更要將美善傳播到每一條大街小巷。以寧靜之心,觀大地眾生相,聽大地眾生聲。

(整理自2024年11月18日志工早會分享)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