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日常】從小木屋到NGO──深心信解,佛種歷劫不壞

0觀看次
A- A+

文.釋德澡

小木屋見證了慈濟從簡樸起點到全球影響的成長,每一步穩健踏實,印證著慈濟的福慧能量與永續發展。(攝影/白崑廷)

慈濟的誠正信實、慈悲喜捨、大善與大愛,讓臺灣在國際成為亮點。從小木屋到NGO,慈善國際化、醫療普遍化、教育完全化,以及人文深度化,一步八法印,步步穩健,印印深廣,每一步都見證慈濟的福慧能量,每一印也象徵慈濟生生不息的軟實力。

上人是世界的無上之寶,慈濟是臺灣的良心。若忽略了慈濟的誠正信實、慈悲喜捨、大愛、大善,臺灣在國際的亮度,可能因此而黯淡。

◎心淡定 是非不入

「面對最近紛紛擾擾的聲音,我們一點都不覺得委屈,受委屈的是您──上人。」一位在大林擔任慈院志工的委員哽咽地分享。

「我沒有委屈,只是擔心大家不知如何回答、面對。」上人欣慰慈濟人的貼心,接著又嘆氣說:「我只是擔心臺灣......擔心臺灣有什麼樣的不調。」

2015年3月27日,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透過視訊連線,與花蓮靜思精舍同步參與早課、聆聽「靜思晨語」及志工早會。(攝影/陳基雄)

全球實業家靜思生活營在二〇一五年三月二十九日圓緣。「很抱歉!我真的很抱歉!讓你們受委屈了!」上人既不捨又無奈地說:「雖說抱歉,但說實在的,到現在我還不知道我做錯了什麼?我到底做錯了什麼?被罵得有點莫名其妙,只是想說,頭低低的讓別人罵一罵,如果能消消他的怒氣,也就過了。以前也常常被罵啊!」

上人做慈濟總是低聲下氣,然而這波是非不清的聲音如排山倒海般襲擊而來,讓上人像落難似的,也讓慈濟人招架不住。面對這樣的社會人心,上人雖感無奈,卻心懷淡定,如常進行「靜思晨語」講經說法、主持志工早會、接見芸芸眾生,安定慈濟人的心。上人巨大的生命能量,力挽慈濟於不倒,更挽救了慈濟人的道心。

◎師徒心相契 風雨不動

從小木屋到竹筒歲月,上人如心地農夫耕耘福田,帶領慈濟躍上國際舞台,讓臺灣因慈濟而成為世界的發光體。(攝影/張阿英)

從小木屋的刻苦修行,到三十位婦女投五毛錢的竹筒歲月,上人為了做慈善救人,經歷過「吃了這一餐,還不知下一餐在哪裡」的艱辛日子。一路走來,如心地農夫勤耕自己的心田,也耕耘別人的心田,廣邀天下善士齊耕福田,踏穩一步八法印,到今天成為NGO會員,躍上國際舞台,讓臺灣因慈濟而成為世界的發光體。上人步步的血淚痕跡,無論在現代史還是佛教史,都是不可或缺的時代篇章。

上人叮嚀大家要「對境不生心」,如同一面明鏡,當下真的很難,但上人的智慧一直提醒我們心要定,心要靜,不可因人亂了心。上人,在您的保護下,大家依然無憂無慮地在各自的崗位上做著本分事。看到上人的悲和慟,聽到上人的哽咽聲,大家都不由自主無聲地流淚,但心和上人心依舊緊密貼合,不受外界的風雨而產生絲毫的縫隙。

上人曾開示:「我悲,悲在世間是非難分......來不及了,來不及了,我急,我真的好急。我不是怕死,而在求於有志一同。」

上人教誨大眾要「對境不生心」,如明鏡般清晰,提醒我們保持心靜,不為外境所動。(攝影/鄭春金)

邁向五十周年的前夕,慈濟受到這波無情的打擊,是危機也是轉機。內湖事件在慈濟劃下一道很深的傷口,表面看似因會員的流失而「失血」,實則是考驗慈濟人的道心,更為慈濟提供重新調整的好時機。以前總是為善不欲人知,現在正好趁此機會,將慈濟一路走來的美善足跡,一一呈現給社會大眾,讓更多人知道。

一批又一批來自海內外的慈濟人回到精舍,為上人打氣、鼓勵,以實際行動貼上人心,讓上人注入一帖強心劑。上人在全球董事會上說:「你們讓我的靈魂再活起來了。」師徒知心相契,以心印心,超越是非的考驗,遠離無明的漩渦。上人的慈悲、智慧、定力與願力,帶領全球慈濟人走向更團結、更有向心力的境界。

◎苦滅劫消 煩惱不來

雖然心草如是非與無明阻礙成長,但只要善加利用,煩惱也能轉化為智慧的養分,助我們向菩提之道邁進。(攝影/顏人鵬)

是非、無明如心中的雜草,僅是人生的過客,絕非生命的主人。

雜草是菜苗成長過程中的敵人,也是朋友。雖然它會阻礙菜苗的生長,但雜草並非不好的東西,只要善加利用,將其埋入土中,便能轉化為菜苗的最佳養分。相對的,心草若定根,會複製煩惱,覆蓋我們清淨的本性。然而,心草就像心中的垃圾與煩惱,利用煩惱、超越煩惱成慧命資糧,苦滅劫消,煩惱既斷,菩提就現。

污泥是蓮花的養分,蓮花因污泥的成就而綻放而燦爛;煩惱是慧命的資糧,慧命因煩惱而亮麗而精采。這次的無明煩惱,讓慈濟人學了寶貴的一課,也讓常住在菩薩道的成長更上一層樓,同時讓上人的成佛覺道向前邁進「象徵性」的一大步。

如何利用、超越煩惱?一方面,以善解、包容的心悲憫那些無知的人;一方面,感恩有心人士,讓我們藉此機會反思自我,檢討自己做的不夠,積極凝聚慈濟人的向心力,加強共修鞏固精神理念,精進「舊法新知」,將受動搖的道心一一尋回。

◎千錘百鍊 道心不退

佛像經過千刀萬剮、千錘百鍊,才得以圓滿;人亦如此,經歷磨難後,方能淨化心靈,成就無染光亮的本性。(攝影/吳明土)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走向究竟的成佛之道,必須歷經三大阿僧祇劫。

八呎的宇宙大覺者,經過一千兩百度的窯燒後縮成七呎左右。黃仰明老師細說分明:「窯燒時會去掉不好的雜質,更顯扎實圓潤。」

佛像需經過千刀萬剮、千錘百鍊,去蕪存菁,才能供在佛桌上令人膜拜;猶如人也須透過嚴格的淬鍊和磨難,徹底掃除心中的無明煩惱,留下最菁純、無染、光亮的無限心地。

黃老師覺得人生就是這樣,雖有困難,只要堅持,中途不下車,成功就在不遠處。

◎深心信解 佛種歷劫不壞

人在安逸的環境中,容易起懈怠之心。在上人豐厚的羽翼下成長,我們不懂得居安思危,更不懂得學飛,結果大家的翅膀變得脆弱,甚至不堪一擊。

只要我們深信上人,並緊跟上人走一條永不悔的慈濟路,時間能證明一切,總有峰迴路轉,柳暗花明、雲開見青天的一天。(攝影/蔡淑婉)

在是非不明的大時代,當生大信力,莫讓謠言動搖我們原本單純善良的心。正如上人曾經開示:「莫讓魔法(惡法)穿透袈裟(八正道)。」人人都有一把像韋陀菩薩般的智慧寶杵,可以斬斷一切無明煩惱,佛來佛斬,魔來魔斬,只要我們深信上人,並緊跟上人走一條永不悔的慈濟路,時間能證明一切,總有峰迴路轉,柳暗花明、雲開見青天的一天。

這正是考驗慈濟人道心的時刻。佛法種子一旦種下,生根抽芽,就歷劫不壞。但稻殼若空無實,空腹高心,道心不堅,風一來,便會被吹得無影無蹤。就像豆子需要在火中千錘百鍊,才能「純有貞實」;走菩薩道也是一樣,要勘得起路途中的嚴苛考驗,才能領略佛陀的心地風光、上人的心地風光,乃至自己的心地風光。

一顆種子生百千萬,如是輾轉乃至無量。從小木屋到NGO,從無到有,從點、線、面逐漸形成菩薩網,最終到世界菩提成林,這不僅是此人、此時、此地「人間佛教」的發揚光大,更是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的佛教大藏經。

◎聞法 今正是其時

無論大樹或小草,一相一味之法,皆能隨著根機不同而促進慧命的成長。(攝影/周幸弘)

世界生病了,人心也病了,心病需要法藥醫,法藥就在上人的智慧覺海中。因此,該是振作的時候,也該是聽法的時候。身處五濁惡世的火宅,不要再當貧窮子,也不要再讓慧命羸瘦。我們何其有幸,何其有福,能夠親臨靈山會上,並且擁有一個固定位子,讓我們輕安自在地聆聽上人的極好音、柔軟音、和適音、深遠音,每一個音聲都扣住我們的心,吸住大家的眼。一相一味之法,不管是大樹、小樹,大草、中草、小草,都能隨根機大小而得慧命成長。

好因、好種子一旦成熟,歷劫不壞。透過每天的薰習,相信八識田中的善種子會越來越多,不用擔心根機利鈍,只問自己是否用心播善種,這是來生帶法而來或是帶業而來的關鍵,也是來生快速找到上人的密碼。

珍惜可以貼近上人的每一天,珍惜有固定位子聽法的每一天。這樣的密碼,就在每天的靈山會中,每聽法一天,密碼就一天天更清晰浮現。聞法、受法、入法、行法、說法、傳法,用心再用心,精進再精進,身體力行,來生師徒的因緣線一接,不需吹灰之力,密碼一定自動現前。

甘露法水能稀釋心中的無明,增長我們的慧命道糧。在五濁惡世中,能沒有慈濟、沒有上人嗎?

(成稿於2015年4月21日)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