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生之「恩」.陪伴病塌十一天(下)

0觀看次
A- A+

口述.釋德旭|整理.翁培玲

德恩師父轉進加護病房,一邊洗腎維持其他器官功能運作,一邊等待換肝的機緣。期間,上人集眾開示,常住二眾也誦《藥師經》為恩師父祝福,但不曾探視,或許是因為不忍心看到恩師父的病容吧!上人只說:「等待因緣,但也要看自己的條件。」

同時,恩師父的俗家親人,盡可能從家族五等親內,找尋可捐肝的對象。然而,因為家族多有B肝病史,使得檢驗結果一再令人失望;同時,慈院也通知各大醫院、醫學中心,等待可能換肝的機會。

在眼看恩師父本身的條件,已快支撐不到換肝人出現時,大家更是急得發慌,這時一向在家屬承擔指揮掌舵的妹婿,這時想起自己還未檢查過,雖然以前有過肝病,但此時也算孤注一擲吧!

這時,心焦的李明哲醫師,突然想起一種新科技──洗肝機,台大曾有病人用過,能支持肝功能繼續運作,或許能度過這段等待期。李醫師彷彿「柳暗花明又一村」,顧不得體制流程,「先斬後奏」就直接訂了這部洗肝機,兩天後送到,總算把恩師父從垂死邊緣,又拉回了一些,但仍陷於昏迷,不醒人事。

有天,王志鴻副院長去探望恩師父時,關懷問候,竟看到恩師父的眼睛眨動,他高興得顧不得形象,像孩童一般,邊跑邊跳著衝進院長室,大喊:「恩師父醒了!恩師父醒了!」一通電話,這樣的歡欣之情,隨即在精舍飄散開來,多日凝重的氛圍,終於稍稍化解。

另一方面,由於恩師父的情況實在不太樂觀,移植要儘快進行,成功的希望才大,恩師父的妹婿連夜空腹做完一系列的檢查,結果令人振奮,因為他體內已有肝炎抗體,確定可以捐肝,所有醫療團隊便快馬加鞭地安排評估移植手術的可能,然而這時,恩師父的身體功能每況愈下,即使移植也未必能成功,而捐贈者可能也白挨一刀,影響日後生活品質。

對於陪病期間,經常「報憂難報喜」,讓徳旭師父面對上人時,總是萬般掙扎,如鯁在喉,不知如何啟口。恩師父昏迷移送加護病房那晚,出奇靜謐的氣氛,讓上人察覺了事情有異,當旭師父和林副總跪在上人面前時,兩人眼眶泛紅,字字如針,嚥下不好受,吐出來又刺人,卻也得勉力說出口,上人聽完只說:「了解了!」不久,上人交代旭師父轉告恩師父:「這間破草厝壞了,咱要放下,回來精舍繞一圈,讓大家看看,然後就去做醫學生的老師。」

隔天,七月四日,旭師父鼓起勇氣去轉告這段話,內心萬千掙扎,對一個還活著的人,要說出這麼「沒有希望」的話,怎麼都難啟口,但師命豈可違?旭師父每吐一字,都如心頭扎上一針,總算勉力完成。

不料,凡事不麻煩人的恩師父,就在即將排定肝臟移植,要轉入心蓮病房之際,七月五日上午,恩師父的病況急轉直下,默默地捨下呼吸,飄然離去,真的都不多麻煩人一丁點。

精舍常住二眾及同仁們,排班列隊,迎接恩師父回來做最後一次巡禮。炎熾的陽光下,許多人臉上閃爍著淚光,「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的佛號聲,迴盪在悲欣交集的氛圍裡。

瞻仰遺容時,耳畔傳來:「快,別讓恩師父等太久!」讓腳步更形沉重,停下腳步,低頭再起,見徳融師父輕撫恩師父臉頰,口罩藏不住的寧靜目光,彷彿不捨,又像疼惜中帶著些許祝福。

記得,融師父去探視恩師父時,帶了一盒精舍的便當,四十年的交情,就是平淡的幾句問候:「有好一點沒有?」「要多吃一點!吃營養一點,快好起來,咱們一起回精舍,好不好?」恩師父笑笑說:「好!」那是多日以來,最燦爛的一次笑容。其實,恩師父心心念念想回家,每個人都知道,但沒人敢對他說,融師父卻懂,所以讓他親口說出自己的願望。

如今,看過精舍最後一眼,與所有人都平淡以對的恩師父,應該乘願再來了吧!但每個人心中應該都還留著一位恩師父,有著甜甜開朗的笑,凡事都為別人著想,不麻煩別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