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釋德和|整理.釋德懋
在《百丈清規》一書中,提到:「侍者之職最為近密,觀道德於前後,聽教誨於朝夕;親炙參扣,期法道底于大成。」
德恩師父跟隨上人修行也有四十年,在這數十年的侍者生涯中,他以「直心為道場」待人接物,時時可見他將上人的法用於日常生活中,關心人於無形;關心事於責無旁貸。
認識德恩師父已近三十年的德和師父,對恩師父印象最深刻是他對上人的孝心及貼心——
早期,靜思精舍住眾就那麼幾個人,凡事都是用輪流的,包括打掃上人的寮房。那時,最開心的事是洗上人的長衫發現口袋裡有錢。這些錢都是恩師父知道上人要出門放進去的。
當時,上人每星期二、五都要到仁愛街去義診,義診結束後,上人接著會去看感恩戶(慈濟的照顧戶),去看人家當然得帶些「伴手」,口袋裡的錢就可以買些「伴手」。
雖然當時經濟拮据,恩師父總有辦法讓上人帶些錢在身上,對於這一點,和師父更覺得恩師父的孝心令人佩服。不過,一向不會用錢的上人,知不知道他口袋裡有錢呢?
時常誇言只要輪到他煮菜,一定把大家養得「胖皮」的大寮總指導德和師父,廚藝一把罩。可是他最敬佩的是恩師父的「模仿」功夫——以前上人一年都要全省「訪貧」兩次,德恩師父隨師。回來後,輪到煮飯的恩師父,就會將他隨師時吃過較為稀奇的佳餚煮給大家吃。所以,大家都很喜歡恩師父隨師,一回來大家就有好料吃了。
難怪以前恩師父常說:「只要吃過的菜就會煮了。」所言不虛!
精舍只要來了小孩,都交給恩師父照料;只要是小孩,沒有人不喜歡恩師父的。
早期來到精舍的小孩,無論多麼調皮,只要到了恩師父手裡就會變乖。他教育小孩都是以菩薩心腸,軟硬兼施,可以疼他,也會修理他。至今,德和師父也還想不懂為什麼小孩到了自己的手裡就調皮搗蛋?為什麼到了恩師父手裡就服服貼貼?我想,那是恩師父真心為小孩好,而小孩也懂得恩師父的苦心——希望把他們教育成充滿智慧、充滿愛心的人吧!
課誦時,和師父最喜歡坐在恩師父的後面或旁邊,因為他發音清晰、聲音宏亮,不用麥克風,聲音就飽滿地充塞每個角落。恩師父倒是自己形容過自己的唱誦:「好像牛車在下坡!」那是什麼聲音呢?
恩師父就是這樣,沒聽他拿別人的糗事來調侃過,倒是常將他新學到的形容詞用來形容自己,逗大家開心。
還有一件事也讓和師父難忘,身高一百七十六公分的和師父與身高一百四十幾公分的恩師父,每次兩人一前一後合力擔肥料時,身高差異很大,總引來師兄弟們的笑話。
早期,生活是那麼簡單,最大的樂趣也只是在做高週波紙尿褲時,快速比賽使後面的人堆貨如山。每當此時,恩師父就會做一個「我贏了」的調皮動作;萬一是被堆貨了,他也會嘴巴翹起,做一個「被打敗」的滑稽表情,逗得大家笑開懷......
提到恩師父的離去,和師父欲湧出的淚水,硬是給擠了回去。恩師父很少生病,人也樂觀,從沒想過他去住院二十六天就這麼走了——
在加護病房時,和師父第一次去看恩師父時,他因肝昏迷沒有意識;第二次去人已醒過來,但無法講話,融師父向他說:「您自己要努力,趕快好起來,上人才要來看您。您這樣,上人看了又會哭。」恩師父用力地點點頭......但您還是離我們而去了。
高大的德和師父與德恩師父合影於大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