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釋德澡
◎靜睿的幸福
1986年二月,靜睿師姊感冒一直未癒,她的兒子對她說:「媽,妳回花蓮看師公就會好起來了。」
「的確,我回花蓮一趟病就好了一半。」
一次,靜睿和上人前往台東訪貧,事先已訂好機票,打算訪貧結束後飛回台北。「希望能和師父多相處一些時間。」離別時,她決定與上人一同返回花蓮。
1985年,因緣和合,資深廣播人林義傑和靜睿師姊攜手開創「慈濟世界」廣播節目,從臺灣北部開始發聲。(攝影/黃錦益)
當年,靜睿和思哲帶著兒子回精舍過年。小孩總是喜歡看電視,兒子便請求上人:「師公,今天(除夕夜)我可以看到十二點嗎?」
「可以看到十點。」上人不想掃孩子的興,允許他在打板後還沒就寢。
九點四十分時,靜睿提醒兒子:「記得十點要關電視。」
兒子馬上關掉電視。靜睿感慨地表示,孩子在家可沒這麼聽話,這就是師父的身行,讓孩子乖乖遵守與師公的約定。
早期的委員真的很幸福,能與上人朝夕相處。如今,上人忙於四大八法,許多人即使住在精舍,也難有機會與上人見面。
◎王校長的舊椅和新椅
早期台東冬令發放,黃玉女師姊(靜觀,左一)、王添丁師兄(思安,左二)與蒞臨關懷的來賓們合影。(1981/01/31;圖片來源/圖像組典藏管理的底片)
1981年初,花蓮慈院建院期間,當時慈濟約有七百多位委員,與上人一同挑起建院的重任。那時距離八億建院經費還遙遙無期,上人馬不停蹄地全台奔走,啟發愛心人士的捐助。
每回上人來到台東,都會借住在王添丁校長家。王校長有一把坐了幾十年的椅子,雖然破舊不堪,但仍捨不得換新。然而,為了讓上人坐得舒適,他特地買了一把新椅子。
「師父,新椅子給您坐。」王校長貼心地說。
「我不習慣坐新椅子,舊的就好。」上人覺得窩心,但捨不得他花錢。
「託師父的福,讓我有新椅子坐。」王校長幽默地說。
王添丁師兄和妻子黃玉女師姊,是臺東最早的慈濟委員。(攝影/林素月)
王校長將上人的法崁入心坎,物盡其用,但他一片孝心,仍以上人的舒適為首要考量;而上人也疼惜愛徒,不忍王校長破費。
短短的對話與小小動作,道盡了師徒彼此的體貼與真心。那時,王校長也告訴上人一個好消息:「我當選聯合合作社的理事。」
「來時,不要太歡喜;去時,也不要太憂愁。」上人隨機教育:「要以平常心面對每件事情。」
王太太黃月女師姊則埋怨道:「他管太多事了。」
上人隨即為王校長的用心良苦辯護:「他的心我知道,是要擴展人脈宣揚慈濟。」
◎有願有力
靜曜師姊積極護持花蓮慈濟醫院建院,並將潛心學佛的體悟化為力行。(攝影/陳土港)
在加入慈濟前,靜曜師姊曾跑遍三十多家道場,拜了十多位師父。但聽聞並看見上人為建醫院、救拔病苦的真心後,她發願:「為醫院募款一千萬元。」
有願就有力,她在短時間內便實踐了願望,並啟發了許多人的善心,一同護持慈濟。誠如近來上人多次的開示,靜曜師姊便是「有法度」的典範,自度並度人。
(完稿日 2008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