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陳美羿;攝影/汪秋戀
在靜思精舍蓮花池旁邊,靜思草原的入口處兩側,置放了一對人見人愛的石雕小沙彌。這兩個憨態可掬的小沙彌是來自大陸廈門的花崗石雕成的,高三尺多,寬約四尺,厚約兩尺,重達一噸。雕工的時間將近兩個月。完成之後才千里迢迢「唐山過台灣」,定居在靜思精舍。
石雕小沙彌的造型非常可愛:胖胖的臉,胖胖的手,胖胖的腳。靠在「木魚」上,睡得好香甜。甚至兩隻調皮的小老鼠都爬上他們的肩膀,他們都不知道。
「小老鼠代表白天和黑夜,日夜不停的啃噬著,我們的生命也在時間的流動中慢慢的消逝。所以這是警惕我們應該把握時間,精進修道。」常住師父說:「木魚的眼睛永遠張開,也是警惕大眾當要勤加精進,慎勿放逸。」
上人常說:「睡覺是小死;死亡即長眠。」如果終日無所事事,沒有發揮人生良能,就是浪費寶貴生命;而昏沉、懈怠與放逸,與長眠又有何異?所以石雕小沙彌就是在警惕世人,把握分分秒秒,利益眾生。誠如上人所說:「過秒關」的心情去珍惜寶貴的光陰。
春去秋來,歲月如流。小沙彌如如不動地守著,他不曾張開眼睛,看看這擾攘的紅塵。他甜甜的睡著,無言的對大眾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