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在日常】慈悲是法的心髓

0觀看次
A- A+

文.釋德澡

《大智度論》云:「大乘行果的心髓,不是別的,就是慈悲,離了慈悲,就沒有菩薩,也沒有佛。」

上人曾自我期許:「我每一世都在想,如何培養我的愛心,希望每一世都不斷超越過去世的自己,每一世的自己都比過去世更有愛心。」

洗石子師傳正以細心和耐心,為桐林國小打造出最細緻的磨石牆面。(攝影/鄧和男)

上人的一念悲心,慈濟慈悲的腳步踏上全球98(註)個國家,「只要有沙塵的地方,都是我要救度的所在。」

921大地震後,有一次上人巡視「希望工程」,看到洗石子的柱子,摸一摸,說:「這石子尖尖的,小孩子碰到,很容易受傷。」因為上人的慈悲,所有希望工程的磨石子都是圓潤的。

志工真誠地握住照顧戶的手,展示出無限的關懷與支持。(攝影/許金福) 

已故臺東慈濟志工王添丁校長曾經回憶,一次他帶上人去臺東照顧戶蘇先生家。聊到病情,蘇先生就告訴上人:「有人說,我有『救心』(硝酸甘油舌下片)的藥吃是很好的。」上人把這句話深深地放在心裡。

有一天,有人送「救心」給上人,上人馬上前往花蓮火車站,將藥遞給站長並交代:「臺東有一位王校長,會去車站拿這個!」王校長非常佩服:「上人也正需要這個『救心』的時候,他不顧自己,只想到蘇先生,想到別人需要這個。」王校長強調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實在很不容易:「世界上有這樣偉大的人物嗎?」

精舍的菩提大道曲徑通幽,設計保留了自然景觀的原貌。(攝影/游錫璋)

有人問:「精舍的菩提大道(朝山大道)為什麼彎彎曲曲的?不是『菩提大道直』嗎?」在規畫菩提大道時,好些人的設計是起點直直地通大殿,但是上人沒有點頭也沒有說這樣不好,「當年用石頭砌成的樹籬笆,也有師媽(上人的俗家母親王沈月桂)的付出。」一方面上人非常念舊,一方面上人不捨原有的景觀被破壞,設計菩提大道的慈濟基金會同仁林碧絹說:「慈悲的上人碰到樹,也會讓它們。」

(成稿於2017/03/10)


註:2024年七月已達136個國家地區。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