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淑懷
2024年6月22日下午,教育功能團隊與證嚴上人溫馨座談。今年參加第二十一期教聯會培訓的清水國中曾育宗校長表示,學校不僅經常舉辦慈濟的教育活動,更大力推廣《靜思語》。座談中,他也感慨到人生的無常......
臺中清水國中校長曾育宗與證嚴上人溫馨座談中,感慨人生無常。(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
◎眼窩腫瘤 感歎人生無常
2023年12月,曾育宗校長發現自己出現雙眼複視,視野中出現重影,開車時不得不閉一隻眼睛以保持正常視野,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
當他前往醫院檢查後,被診斷出患有「眼窩腫瘤」。腫瘤位於左眼上方,逐漸推移眼球,醫生表示若不緊急處理,可能導致視力模糊甚至失明。曾育宗校長回憶當時內心的忐忑,反問自己:「為什麼是我?為什麼會發生在我身上......」
曾育宗校長因「眼窩腫瘤」傷到視神經,經開刀成功切除腫瘤,術後傷口也恢復良好。(圖片來源/簡報擷取畫面)
慈濟志工趙麗月和楊基泉等人得知消息後,建議曾育宗校長前往臺中慈濟醫院進行手術。最終,手術由神經外科林英超主任主刀,成功切除腫瘤。手術後,傷口恢復良好,一個月後腫脹消失,頭髮掩蓋下完全看不出刀疤。
曾育宗校長分享了林英超主任當時的幽默:「我幫你開得高一點,頭髮可以遮住,不然以後你會有個綽號,學生會叫你『刀疤校長』。」
◎力行慈濟精神 推動校園活動
臺中清水國中舉辦生命教育活動,慈濟志工送上粽子造型香包,祝福畢業生高「粽」理想中的學校。(攝影/王聯章)
歷經這場生死考驗後,曾育宗校長對生命有了更深的體悟。他決心在校內繼續推動慈濟理念和素食文化,包括每週固定一天的素食日,並以素粽替代肉粽祝福考生會考成功。志工也演唱《幸福的臉》和《很幸福》放鬆考生心情,讓學生體會幸福與感恩的真諦。
此外,曾育宗校長積極推動環保教育,並結合慈濟募款活動,為烏俄戰爭、土耳其和花蓮大地震等籌集善款。他表示,這些活動不僅讓學生學會感恩,也教導他們如何以實際行動幫助他人。曾育宗校長還特地設立了祝福牆,鼓勵學生寫下祝福語,將愛心傳遞給災民。
臺中清水國中舉辦生命教育活動,響應慈濟「大愛共善,救拔苦難」馳援土敘地震募心募愛,曾育宗校長(右二)不只帶動,也慷慨解囊。(攝影/王聯章)
慈濟師兄姊每月捐贈六本《經典》雜誌給清水國中,曾育宗校長善用這些資源與學生分享,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除此之外,2023年4月,師兄姊更捐贈了一千六百本書籍供每位學生閱讀,並舉辦讀後心得分享與表揚活動,促進學生在閱讀中學習品格。
曾育宗校長利用每日的朝會和升旗等場合分享《靜思語》,並舉辦英語有獎徵答活動。他強調,每一句《靜思語》都能給予學生祝福,鼓勵他們相互分享心得,以達到正向教育的效果。
曾育宗校長與學生分享《經典》雜誌,以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圖片來源/簡報擷取畫面)
◎靜思語的驗證 助人就是自助
曾育宗校長回憶,在他手術期間,竟遇到十三年前在梨山擔任校長時的一位學生。當年這位學生因家境貧困,曾育宗校長向慈濟提報,並且他的太太也加入慈濟志工,一同前往關懷這個家庭。曾育宗校長感慨道:「我要去開刀的時候,來照顧我的護理師,竟然是我的學生,她主動認出我,讓我非常感動。」
曾育宗校長很欣慰,照顧他的護理師,原來是十三年前的學生。(圖片來源/簡報擷取畫面)
這個故事印證了《靜思語》:「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每次開學前,曾育宗校長都會以這句話與國一新生分享,並請學生們牢記在心,因為他的親身經歷,實實在在地驗證了這句話。
「福人有福」,上人說:「教育很重要,每個孩子都要受教育,未來的社會仰賴現在的年輕人,希望校長、老師們多多傳遞愛的教育。」
上人殷殷叮嚀:「人生是很無常,時間過得真快,一定要把握現在,所以請老師、校長要多傳法,但是要記得身體要照顧好。」大家共同一心,身體健康就要多把握時間在教育上多造福,未來的社會才會有希望。
證嚴上人叮嚀,教育很重要,未來的社會仰賴現在的年輕人,希望校長、老師們多多傳遞愛的教育。(圖片來源/螢幕擷取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