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師表率

0觀看次
A- A+

人生方向若偏差,差之毫釐,失之千里,未來社會風氣更令人憂心。為人師表,要有使命感,照顧好學生慧命,引導正確人生方向。有了智慧,就能產生抗體,不受「心靈病毒」的感染。

──摘錄自證嚴上人開示

佛陀問病圖

有一天,佛陀在羅閲城迦蘭陀竹園中;這時有位比丘身染重病,他想著:「為什麼世尊沒有來關心我呢?」
佛陀聽到他的心聲,便與眾比丘前往探訪。
佛陀問病比丘:「現在你的痛苦有減少些嗎?」
「弟子的病痛一直增加,沒有減少。」
「有誰來探病嗎?」
「從生病到現在,沒有一個人來探病。」
「你沒有生病時,有去探望生病的人嗎?」
病比丘慚愧地回答:「我不曾去探望過一個病人。」

佛陀告訴他,你不用感到恐懼,我會親自照顧你。接著,佛陀為病比丘清除不淨、敷好坐具。諸天人見狀趕緊說:「佛陀,讓我們來照顧,您不用親自做。」

佛陀告訴諸天:「沒關係,過去我未成道時修菩薩行,曾為了一隻鴿子不惜犧牲性命,今日我已成佛,怎可不管病比丘呢?」隨後,佛陀拿起掃把清掃污泥、敷設坐具,為他沐浴、餵食......

佛陀為病比丘開示:「你應當捨三世之病。身而為人,必定要經歷生老病死;只有修行成道,才可以出離苦海。」「人身難得,佛法難聞,生值佛世更難;現在可以聽聞正法,實為難得因緣。」病比丘專注聆聽佛陀開示,即證羅漢果,漏盡煩惱。

佛陀問病比丘:「你已解除病苦根源了嗎?」
病比丘回答:「蒙如來神力所加持,已解除生死大患。」

佛陀回到住處,隨即集眾開示:「捨俗出家學道,應當堅固信心,修持梵行,捨離生、老、病、死、憂、悲、苦、惱等煩惱,脫離十二因緣之輪迴。你們既已出家,同一師學,應當互相關心,探視病人的功德如同見佛。」比丘們聽完佛陀的開示,皆歡喜奉行。(取材自《增壹阿含經‧卷四十》

圖為大林慈濟醫院之「佛陀問病圖」,由擅長油畫的李健儀教授創作,再由壁畫家陳欽明接手臨摹,合力完成這幅乾性壁畫作品。這幅「佛陀問病圖」不只是為了詮釋佛典故事,最重要的是,希望讓人一踏入醫院即能感受到一股溫馨。

李健儀教授期許,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來就醫,也可以因為感受到這幅畫的溫暖,而使病痛好了一大半。

(整理/釋德懋;攝影/古亭河)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