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03早課連線《法華經》第1505集 斷惑證理 轉識成智

0觀看次
A- A+


思惟提綱(敬請貼緊上人開示的內容找答案)/德倩師父;圖卡/釋德宛

1.要勤修,我們才能夠走在這條康莊大路。修行目標是什麼?
要斷惑。

2.佛陀開始要講《法華經》,當場五千人退席,佛陀為什麼說:「退亦佳矣」?
因為這個法不能輕易說,若是無心,也沒有那個智慧來接受,這樣的人法沒有真正入心,可能就會將這個法拿去應用在偏邪。所以,這些人「退亦佳矣」。留下來都是專心、有心,有誓願要弘傳正法的人,佛陀才開始專心來講大乘法。

3.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轉識為智」?
轉五識為成所作智,轉六識為妙觀察智,轉七識為平等性智,轉八識為大圓鏡智。日常接觸到的人、事、物,要時時不斷展現我們這分妙觀察。無間修、無餘修、長時修、恭敬修。

4.要能「巧於難問答」,須具備四無礙辯才。如何理解「四無礙辯才」?
「法無礙」,法很充足,已經修行的法無礙了。
「義無礙」,要分析法的義理很充足,「你若再問,我再為你分析」。
「辭無礙」,能夠用種種的言辭,用適合他的語言、方式,來回答他。
「樂說無礙」,自己本身,「你怎麼問我都不會累,因為問到法我很歡喜,能夠不斷不斷來講法」,這叫做這叫做四無礙辯才。

5.何謂「其心圓活而無所畏」?
那個心都很圓滿,就像湧泉,那個法不斷不斷,不論是法、義、詞,辯才不斷湧現出來。不怕人來辯駁、問答。

6.「法要如何用在人間、要如何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這是很重要」。檢視自己生活中有用法嗎?
自行發想。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