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釋德澡
◎善念之聲,虔誠共振
自二〇〇八年五月起,全球慈濟人同步「午間祈禱」,祝福苦難眾生離苦得樂,祈求天下無災無難。(攝影/陳誼謙)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日,緬甸受納吉斯熱帶氣旋肆虐;五月十二日,中國大陸四川省發生強震。上人呼籲全球慈濟人戒慎虔誠,「驚世的災難,要有警世的覺悟」,上人更是以身作則,每天就地祈禱,而精舍常住眾也於五月十五日起帶動全球慈濟人同步「午間祈禱」,盼望人人從自心做起,將「貪念縮小到零點,大愛擴大遍虛空」。
從那天起,不只精舍常住眾,基金會同仁、慈濟志工或參訪會眾等,天天虔誠祈禱,十六年來從不間斷。這種善的聲波持續不斷,虔誠共振日日不息,祝福苦難眾生離苦得樂,並祈求天下無災無難。
◎每天的功課,守志奉道
十六年來,德耡師父(右)天天持續精進,執引磬引領大家起落。(攝影/蕭耀華)
「祈禱,是常住每天的功課。」上人當時對常住眾的叮嚀,十六年來德耡師父守志奉道。每天下午一點半,七十三歲的他,祈禱聲在殿堂中響徹雲霄,更遍滿虛空,不曾稍歇。
「不能少我一人,希望每天都有我虔誠的力量。」耡師父天天持續精進,因此執引磬,引領大家起落的重擔非他莫屬,他與有榮焉地說:「這是一分責任,承擔得很歡喜。」
德耡師父為花蓮區福田志工分享經文,也為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努力。(攝影/吳孟恩)
耡師父心堅定、身精進,心堅定不動,腳也就很勤快地跟著心走,才能成就天天「虔誠共振」的圓滿之聲。他至誠地說:「希望全世界都來祈禱,透過人人的虔誠之聲,上達諸佛菩薩聽,祝福天下黑暗角落變為光明。」他表示,上人曾開示,這共振之聲,魑魅魍魎也都能聽到,希望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都能化解惡緣結善緣,讓世界化戾氣為祥和。
他的精進不只於此,從2022年起,他每月一次至花蓮靜思堂為福田志工分享《無量義經講述》、《靜思法髓妙蓮華‧序品》,雖然他的電腦文書處理不熟稔,仍虛心請益並用心學習。打字、製作簡報最讓他傷腦筋,但他並不退卻,勇於承擔,他堅定地說:「佛弟子一定要傳法,是本分事;我想與上人同步,與上人結法髓緣;有承擔,才跟得上上人的腳步。」
分享上人的法,可與上人貼心,並結更深的緣,這是德耡師父孜孜矻矻入法的動力。(攝影/吳孟恩)
「我學習慢,但勤能補拙。」耡師父說要為自己的人生價值而努力:「上人不斷告訴我們,要自我盤點生命的價值,我要為自己留歷史,才不空度此生。」這一路走來,耡師父精進的動力來自哪裡?就是「守志奉道」。這二年多來,透過分享,他心得滿滿:「獲得最多的還是自己,只要一句法入心,就可以當作警惕、反省,或有挫折時,比較容易轉念。」
他覺得分享上人的法,可與上人貼心,並結更深的緣,「來生與上人的因緣一接,或得善知識的提點,很快就能與上人再度結緣。」這是耡師父孜孜矻矻入法的動力。
德昕師父表示,雖然自己無法到災區付出,但可以用虔誠的心念來祝福苦難的眾生脫離苦海。(攝影/陳毅麟)
「多一個人,就多一分力量。」持續祈禱十多年的德昕師父也說,自發性的決心,讓自己很快樂:「如果沒有事相的磨練,很容易懈怠。」他表示自己只是盡一分微薄的力量:「我無法到災區去付出,但可以用虔誠的心念來祝福苦難的眾生脫離苦海。」
「上人怎麼說,我們就怎麼做。」德安師父雖然沒有到主堂現場,他也是天天就地祈禱,全勤不打烊,「天天祈禱可以培養自己的善念、慈悲心,及說好話的習慣。」
德安師父天天就地祈禱,以培養自己的善念、慈悲心,及說好話的習慣。(攝影/方凱平)
二、三十年來,上人「來不及了、來不及了」的迫切之聲,期待人人發一分善念,透過虔誠的聲波,祝福自己也祝福別人:「為災民祈禱,弭災難;為自己祈福,消業障。」藉由人人聲聲層層的祈禱聲,把祝福和溫暖送給最需要的人。
「我的心在靜思中感恩,我的心念上達諸佛聽......用心祈禱,我願人人傳承智慧燈,清淨溫暖又光明,點燃無窮清淨愛,提燈照亮人間路;用心祈禱,但願人人牽手心連心,開啟光明大愛,長養智慧福德,娑婆世界現光明......」
藉由人人聲聲層層的祈禱聲,把祝福和溫暖送給最需要的人。(攝影/柯敦晴)
上人於《法華經‧如來壽量品》中愷示:「法,不只是聽;聽,就要用;用,道理就在你的身邊,佛就在你的心中。只要我們時時精進、用功,就能時時見佛,與佛同在。」
我也覺得,祈禱一次就得一分道理,如誦一部經典。一聲聲的祈禱,是聲波共振,也是心波共振,祈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也祈求一部部的經典,注入八識田中,天天啟悲心,點亮心燈,照亮自己也照亮別人,進而燈燈相續,一生無量;更希望培養自己的智慧福德,能與上人一樣,將福德、智慧分享給芸芸眾生,擁抱蒼生。
眾人手捧心燈,虔誠祈禱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難。(攝影/陳何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