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陳清香
旅行的意義不在於去哪裡,窗外山間的蒼翠與山嵐,都是好風景。
「您暑假帶媽媽去搭的火車叫什麼名字?」前幾天,一位法親來訊詢問,腦海快速倒轉回到暑假尾聲,我的「親子」旅行。同事的暑假親子遊,是帶著孩子旅行;而我,則是帶著媽媽,一日輕旅行。
二十歲就北漂工作的我,很難有機會和媽媽一起旅行。新冠疫情前,鄉下經常有進香團,或者樂齡辦的旅遊,只要時間允許,媽媽便報名和鄰居一起出遊。疫情這二、三年,無法出門的日子,讓她少了許多外出增廣見聞的機會。
2022年,疫情趨緩,暑假期間,我較能安排長假,便安排了一趟府城古蹟巡禮。為何選擇臺南?起因於一張我小學三年校外教學的照片,全班站在安平古堡的炮臺旁拍照,我遂邀請媽媽陪我舊地重遊。搭火車的「慢遊」,符合媽媽喜歡看風景的節奏,她開心極了。
2023年,暑假一開始,我進入「無量義 法髓頌」經藏演繹的周周排練,緊湊行程中,仍不忘思惟:「今年去哪?」媽媽聽鄰居說,新自強號列車,有個特別的艙等,她一直想去體驗。於是,趁暑假結束前,安排了一趟屏東至臺東的新自強號體驗行。
出發前二天,南部一陣一陣的大雨,雨勢大到讓我不得不思考「是否要改期?」又擔心,這一改,之後是否還有空?老人家很期待,還是決定照原訂計畫出門。
搭上南迴線火車,時不時就來一陣雨,拍打著車窗。「以前這裡......」「我跟OO伯母曾經來過這裡。」媽媽不減興致,隨著車外風景,開心回憶著不知多久以前的足跡。
珍惜彼此相聚的時刻,扎實做好陪伴,就是一趟很棒的旅行。
抵達臺東時,是陰涼無雨的「好天氣」。用過午餐,搭著計程車前往海濱及森林公園走走,我們也學大家,在著名的地標景點,讓媽媽體驗網美照。感恩這樣的「好天氣」,沒有暑熱難耐,也讓行程很順利走完,圓滿媽媽的小心願,以及我心裡的承諾。
以前,每年總要安排一趟出國,才有旅行的感覺。這天,我們搭著火車,看著窗外山間的蒼翠與山嵐;或者在海邊散步、說說話;甚至坐在大石上,靜靜的吹著風,彼此陪伴。
其實,旅行的意義不在於去哪裡,是自己的心如何看待外境。因為,我們看的都是「心景」。珍惜每個當下,珍惜彼此相聚的時刻,全然的陪伴,眼前就是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