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思新品】《完整的愛──茹素護生救地球》

0觀看次
A- A+


(一)以個人、動物、環境為大主題,延伸對應開示,讀者可依興趣所需,挑選對應章節閱讀。

(二)全方面說明鼓勵茹素的原因,從對身心乃至對環境的影響,再到面臨世紀大疫之下,安身立命之道。

內容簡介

本書以五大主題作開展,從個人飲食的選擇、與動物的相處、環境教育,再到面對疫病的反思與解方,共收錄三百二十餘篇上人歷年開示。因應開示的對象、時代環境不同,從身心健康乃至氣候變遷對全球的影響,殷殷教誨、句句叮嚀,在在透露出宗教家的慈悲心。

此書亦收錄眾多由葷轉素的真人實事,因緣不可思議,可能因為一念悲心,一個與動物不經意的交會,促使故事中的人物加入茹素行列。

 


目錄

編輯序言

壹 心素食儀
一、那一口的抉擇
二、守護身心健康

貳 人性之愛
一、順天地惜萬物
二、一起由葷轉素

叁 動物世界
一、萬物有靈性
二、動物大反撲

肆 天地之間
一、草木有情
二、正念信仰
三、素救地球

伍 大哉教育
一、靈方妙藥
二、完整的愛
三、善哉造福


 壹 心素食儀

二、守護身心健康

◆二〇〇三年八月二十一日──靜思晨語

二〇〇三年五月間,SARS疫情普遍流行的時候,人人恐懼、人人害怕。我呼籲大家要素食齋戒,不吃眾生肉;一個月素食,可減殺很多動物。日本人把素食稱做「精進料理」、「健康食」。吃素能讓我們頭腦清楚,身體健康,多一些人素食,殺業就減少。為了吃,殺害生靈,為了供應又要養殖很多,這是惡性循環。

素食能長養慈悲心,出家當然是素食,在家人若能培養愛心,不忍食眾生肉,能讓心更溫和;肉食者個性比較暴躁,容易發脾氣。就像牛素食,多麼溫和,力量也很大;老虎是肉食,多麼暴惡。素食對身體有益無害,還能清淨大地、水源,讓氣候回歸自然。

貳 人性之愛

二、一起由葷轉素

◆二〇一三年六月二十一日──志工早會
開示因緣:臺北謝琨琳師兄曾在海鮮餐廳工作,每天需殺不少龍蝦與螃蟹,讓已報名慈誠培訓的他十分掙扎,辭職後轉至素食餐廳任職,之後更自營素食餐館,帶動家人做環保。

世間有種種行業,只要一念心一轉,可以從屠殺的這隻手,變成了救人的千手觀音的手,可以幫助人。本來是廚師的謝居士天天要殺多少龍蝦?可是他一場夢,夢到了蝦兵蟹將來到夢境索命。

隔天拿起刀來,心裡就心生恐懼,開始這一念心轉了,從葷轉素,從事素食餐館。讓很多人吃得便宜,而且衛生乾淨又健康,所以來吃飯的人就很多。這都是一念心一轉,自己茹素,也可以讓更多人來吃素食。這都是一念心轉,可以做很多的好事。

叁 動物世界

一、萬物有靈性

◆二〇一〇年十月三日──志工早會

韓國龍興寺有一隻貓,在外面被燙傷得很嚴重,寺廟的住持看了不忍心,就把牠帶回來養傷。傷養好了,他感覺貓無家可歸要收容牠,就跟牠約法三章:「你假如要住下來就要守戒,在寺廟裡不要喵喵叫,同時也要不殺生,還要吃素。」說來也奇怪,這一隻貓竟然就開始禁口不叫;我們人如果要禁口業,可能很難,但這隻貓卻禁口業了。從此開始,牠不會殺生,看到老鼠也不會追。想到我們精舍以前也是有啊!貓跟老鼠玩在一起。

我們現在在推素食,好像很困難,可是這隻貓一聽就懂了,就不吃肉了,牠也是吃素。有信徒不相信,所以三番兩次故意帶著肉,或是貓最喜歡吃的魚、葷的貓飼料要來誘惑牠,但就是動不了牠的心,很有定力。一而再,再而三,牠感覺到很煩,就一走了之,不要理睬他們。

同時牠很精進,時間到了,牠一定到佛前,在牠固定的位子虔誠禮佛。牠的眼睛一直仰望著佛像,如如不動,牠的坐姿,雙手好像在合十。所以,不管是植物、動物,真的都是很有潛能啊!

伍 大哉教育

一、靈方妙藥

◆二〇二〇年四月二十一日──志工早會

為了防止新型冠狀病毒擴散、疫情惡化,許多國家鎖國、封城,工商業停擺。人類活動暫停,讓地球空間變得安靜,空氣清淨,連水也變乾淨了。在許久之前,大自然的景色很美,青山綠水,人與動物和平共存;現代科技使得工商製造業大肆發展,交通便利,旅遊興盛,相對地加重環境破壞與污染,也破壞了生態。人與動物要和平共存,唯有大自然平安,人才能平安。

大自然現在面臨危機,是因為人類的破壞,人人若自知過去有許多錯誤的行為,就要真誠認錯,抬頭向天懺悔;懺悔過去,把握現在,修於未來。所以呼籲大家要護生、戒殺、持齋茹素。

然而勸善容易,勸素難,因為禁不住口欲,立不了志願,所以受不了肉食的誘惑,實在是缺乏志氣的凡夫。佛陀的大教,眾生無法接受,即使很清楚道理,卻克服不了欲念,總是永遠隨著業力在六道輪迴受苦。

若是眾生都能夠接受佛陀的教育,守持做人的規則、學佛的方向,人人和諧相處,少欲知足,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就不會為利起爭端,讓世間難以平靜。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