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包福

0觀看次
A- A+

撰文/陳清香
攝影/謝明晉

2月19日參加「協力幹部精進研習」,在「紀媽咪」靜暘師姊的分享中,有段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話:「把包袱換為責任,勇於承擔,樂於配合。人人多承擔,福就在包袱中。」聽了,心裡感受很深。

志工是無給職,有的是滿滿的熱情來承擔,若沒有願力及方法,容易起煩惱,尤其是承擔幹部,要處理勤務、找人、邀約,不是每一項勤務都能順利進行。

記得受證二年後,「被拜託」承擔聯區人文真善美勤務窗口。當時,在經驗值及勤務承擔能力還很不足的我,感受合心窗口找不到人承擔的著急,心想:「給自己成長的機會吧!」

自承擔勤務窗口以來,除了忙碌的工作外,還要面對紛至沓來的各式各樣勤務,光是消化大量各方訊息,壓力直線上升,何況要邀約勤務所需的足夠人力,更是不容易;有時找不到人承擔,通常都是自己扛下來。

每到年底,都想著明年不要再承擔了,為何要把自己弄得這麼累,卻又總是被團隊的愛支撐著;累歸累,但有個節奏相合的團隊,一起奮鬥的感覺還不賴。

就這樣,過了四年才卸下窗口。

或許是這四年中,參與了許多勤務,累積了經驗,處理社區勤務輕鬆許多,個人寫稿能力也進步了。回想自己這一路的歷程,體會到如果心中的法不夠,肩上的承擔就是「包袱」,會一直想著何時才能卸下這又重又累的負擔;當道糧充足時,心就有足夠力量,讓自己正向看待困難。

包袱的另一面其實是責任,啟動心中的使命及願力,累與難就不會讓自己在菩薩道上懈怠。每一個承擔都是因緣,為何會在我身上,都是其來有自。轉個念,是自我的學習,透過付出,成就他人;即便過程做得辛苦,點滴的經驗,都是買不到的學習,更是無價。

看似「包袱」,其實是包「福」。要歡喜把握身上每一個承擔因緣,因為健康平安是福,能付出更是福;福上加福,是有福之人。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