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度C的寒流 100度C的溫暖

0觀看次
A- A+

圖文/黃怡慈

爐灶側邊堆放還殘留鐵釘的木塊,這些都是收來的破舊家具,拆卸後供作燃燒的木料。

寒流來襲的清晨四點,氣溫只有8度,兩位老人家已經來到他們的「秘境」茶寮;黑黑皺皺的雙手,將一大箱西螺買來的薑母,用槌子一塊塊地敲碎,說這樣才會「出味」,這麼冷的天氣,大家喝了才會暖和。

我是不速之客,因為想親眼目睹傳聞中的「青草伯」──鄒清山(註),是如何煮出大鍋茶,所以慕名而來。見到我,他一開口就問:「要不要來杯薑母茶?」沒等我回應,就從鍋裡舀出一碗給我,「很燙,要慢慢的哈(吹)。」我聽話的小口小口地哈起來,果真熱暖。

第一次來到這個茶寮,像「劉姥姥」環顧周遭,看來看去,也只有這口爐灶是完整還能運作的。側邊堆放還殘留鐵釘的木塊,老爺爺說這些都是收來的破舊家具,拆卸後供作燃燒的木料。

我問:「這些都你自己拆嗎?」

他回:「不然誰要做?」

灶裡的柴火燒得旺盛,大鍋裡的薑母茶熱氣蒸騰。天色黛黑,紅橙橙的火光,閃閃熠熠地映在兩老的臉上;他們坐在爐前看守,神態專一自若,眼裡彷彿也透著一盞堅定的火苗。

之後,我們一起等待鍋裡的水沸騰。

「要吃芭樂嗎?來,拿去。」老奶奶說。

「不好啦!這是您摘來要自己吃的。」

老奶奶執意要我接下,這樣率直的溫情,讓我想起曾經愛護我們這些子孫的阿公、阿嬤。

二十五年來,無論風雨,那口不曾熄火的大灶,就像持續燃燒的赤誠之心,無怨無尤。

青草伯兩老從備料、剖柴、顧鼎一手來,彷彿這一切,就該是他們做的。難道他們不為自己儲存一點養老金嗎?難道他們不擔心,在拆卸家具與搬運的過程傷筋錯骨嗎?多數像他們這樣年紀的人,行動與思想會變得保守許多。

上人說「心寬念純」,他們的心念究竟有多寬,有多純?能不計代價長年做一件事,應該超過我所認知的「寬度」與「單純」了。

二十五年來,無論風雨,那口不曾熄火的大灶,就像持續燃燒的赤誠之心,無怨無尤。輕中生代的我,看著兩老在火光搖曳下的背影,我感到他們的精神如同「薪火」一樣熱烈活躍。

老一輩照顧大家的心不只一倍,老爺爺今天還添加了自己種的金桔,可以止咳、提升免疫;他除了不辭辛勞地早起給大家煮茶解渴暖身外,還照顧大家的健康。二十七公升,滿溢的茶桶抬上後車斗,駕著他的藍色小貨車送茶去了。

「不復家具用,猶仍燒熱火;供人作茶香,飲而暖心扉。」青草伯兩老雖未開口告訴我什麼大道理,他們的身影卻在動靜間無聲說法。

願將他們的精神代代傳。

註:鄒清山,大家暱稱他「青草伯」,他為了慈濟在大林建醫院,除慨捐土地,每天煮青草茶給民眾、志工喝,冬天則多了禦寒的薑母茶,數十年如一日。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