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裡的財富(二)—阿嬤的話

0觀看次
A- A+

撰文/陳美羿;攝影/林群傑

一九四一年,除夕。淡水李家二公子撒手人寰,留下三歲稚女,以及即將臨盆的妻子。

隔天大年初一,女娃呱呱落地。父女緣慳一面。

她就是李節子,今年已經八十一高齡了。

當時,阿嬤李蔣領心疼沒有爸爸的節子姊妹,經常摟著乖孫睡覺。

孩子漸長,阿嬤會時時叮嚀。那些話,李節子記在心裡,也用在生活上。

「阿嬤的話,我一輩子受用無窮!」

「阿嬤跟你講喔!做人不通敖學話。學話沒好人;好人不學話。(做人不要亂傳話,傳話就不是好人,好人是不傳話的。)」

「有量才有福,不是錢多的人有福。」

「做人不要『短幸』(這句話我不知道怎麼寫)......」

「阿嬤!甚麼叫做『短幸』......」李節子聽不懂。

「『短幸』就是為了自己好,用心機,私言造語,去害人,那是有罪的。」

大一點時,聽阿嬤的話,李節子也會有疑惑。

「被人『批』(佔便宜)不要緊。」阿嬤說:「被人『批』,吃得下、睡得著;如果『批』別人,那就吃不下、睡不著了。」

「被人『批』,就氣死了,還吃得下,睡得著喔?」李節子問。

「憨囝仔(傻孩子),過去就好了。」阿嬤說。

「有人罵你、欺負你,不要去爭去辯。」阿嬤說:「要不,你就跟他一樣,嘰哩咕嚕解不開。」

*採訪李節子,她講了媽媽、阿嬤,還有廣欽老和尚的金玉良言,都是寶。分享給大家。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