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清,湛若虛空

0觀看次
A- A+

撰文/靜 淇
攝影/黃宗保

聽到樓下大門的關門聲,不必看時間就知道是清晨五點半,對門黃媽媽又出門運動去了,這是她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日常,看她騎腳踏車的俐落,絕不相信她已高齡八十八歲。

住同樓層,與黃媽媽互為鄰居已三十年。由於大樓住戶才十來戶,未設管理員;哪個角落亂了、髒了,黃媽媽就會順手清潔。而庭院的兩棵樹,每隔一段時間,也是黃媽媽把梯子一擺,就爬上爬下修剪一番。

她的媳婦說,婆婆早年守寡,靠在餐廳打雜洗碗,含辛茹苦養育四個子女成人。她嫁來黃家已三十幾年,從未見過婆婆疾言厲色,心非常單純清淨;待人處事從不惹是生非的她,總是笑口常開,每天都很快樂,甚至騎腳踏車時還會哼著「安平追想曲」呢!

不禁回想起2019年,第一屆清修士授證的前一天,精舍幾位師父連聲跟我道喜,許是看我幾乎一年到頭常在精舍進出,以為我未婚準備清修;遂笑著回道:「來不及了,我的小孩都四十歲了耶。」隔天陪上人進齋堂的途中,我分享了這則趣事,上人回我一句話:「心清,較重要」當下又是震撼教育。

「心清,較重要」,這句話讓我想起心無染著的黃媽媽。如上人諄諄教誡弟子,「佛陀所有的方便法,無不都是要引導人人悟入於佛知見的法中,不論對任何人、事的付出,心都要很清淨,要純一無雜無染著」。

原本就對《法華經》,非常有感。尤其經中「心之本源,湛若虛空,寂然安不動,其心常澹泊」,更是奉為行慈濟菩薩道圭臬,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在物慾橫流、人我是非中,要恆持一念的清淨心,同時也要縮小自我,將心量擴大如虛空般的無盡清澄。當下深深體悟:心要無染著、開闊如虛空,就要從「心清」做起。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