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聽孩子的聲音,全然接受不評價

0觀看次
A- A+

撰文/林美秀(宜蘭)
攝影/李茗秉

大雨滂沱的下午,開車前往蘭陽博物館,遊客停車場只剩一個車位;停好車,距離約定的時間還有十五分鐘,把握時間閉目養神。

不久,電話響起:「妳到了嗎?」

「我們停在公務車停車場,要過來嗎?」

參加慈少班的小兒子,在一旁聽到對話內容不悅地表示:「出來就是要配合團隊行動,這樣就不會浪費彼此的時間,也不用浪費三十元。」

當媽媽的被兒子訓了一下,覺得自己好像真的沒有做對。

慈少班場勘地點在蘭陽博物館,聽著博物館組長邱秀蘭介紹慈少課當天可以如何進行活動,現場幾位慈少班的輔導員都很認同,並期待當天活動能順利進行。

過程中,小兒子想自由參觀,我卻以沒有手機為由勸說他與大人一起行動。沒多久,他一再向我表示要回家,我不予理會,他竟自己開了進出的公務門轉身就要離開;大人們試著說服他:「你可以到兒童館玩喔!」「媽媽可以陪你一起去逛逛。」

國二的小兒子直接蹲下,在門後哭了起來,堅持表示:「我要回家!」

當母親的深深感受到,此時此刻,唯有配合並傾聽孩子心中的聲音。

一路上,耳邊傳來孩子的咆哮聲......

「我被妳騙了!」

「說什麼慈少班的活動,一個同年齡的孩子都沒有!」

「你們大人都自己說得很開心!」

「我就只能聽大人在解說,真的好無聊!」

「學這些能幹什麼?還不如在學校聽老師上課。」

「上國樂還比較有用,以後慈少班淨灘活動、博物館的導覽,只要不是在宜蘭聯絡處上課,就不要叫我參加。」

「妳就只是用電腦來控制我!」

「就像煙毒販來控制吸毒的人!」

「我再也不要被電腦控制了!」

聽到這裡,我心裡真的很難過,難過自己會用利誘的方式,強迫孩子去參加他不喜歡的事,包括之前堅持孩子學習國樂;也很懺悔過去為了課業而對他打罵。

七年前,我開始學習心理學課程,再加上薰法香,慢慢地學會接納他;即使數學小考考了二十九分,我也只是鼓勵他:「只要願意花時間努力,就能有所進步。」真的!隔天孩子就告訴我,這次平時測驗數學考了七十四分!

分數,不再是我衡量孩子的標準,只要他能學會情緒管理、懂得如何待人接物、懂得惜福愛物,進而當個心中有愛,人見人愛的小菩薩,當母親的就心滿意足了。

最近,時常聽到「擁抱不完美的自己」「全然接受不評價」,相信能帶給自己和孩子更寬廣的空間,一點一滴慢慢長成我們想要的樣子。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