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忘那一年1990年 最美的雙手/慈濟環保史⑤福田用心耕──福建慈濟環保史(上)》導讀分享

0觀看次
A- A+

文:黃義閔
圖:靜思人文出版部

【共聚福緣,共耕福田】

二〇〇六年初秋,桑美颱風在閩浙交界處登陸,隨即直撲福建,肆虐長達十二小時;這是自一九五六年以來,登陸華東地區的最強風暴。颱風當下,時逢天文大潮,狂風怒號、暴雨滂沱、惡浪排空,一時間海堤決口、船隻損毀、屋舍坍塌,福鼎市沿海二十里內的房屋,無一倖免。

災後第二天,慈濟人在災區展開了勘災、膚慰,以及接續冬季物資的發放工作。風災後的福鼎市,暴露出的環境髒亂,在志工腦海中揮之不去;五百多公里外的漳州南靖,美麗的河川旁、尋常的巷弄裡,到處都是被隨意丟棄的玻璃瓶,有的破裂,有的散發著酸臭味。一切的一切,深深烙印在慈濟人的心中,從而有了改變的契機......

在時間的長河裡,慈濟志工們如何克服來自個人和外界的「難」,以「自不量力」的使命承擔,為慈濟留下歷史?讓我們一同來看福建慈濟志工的故事。

 


「面對天災,除了賑災,我們還能做什麼?」
                                       ---廖朝仲

臺商劉人圠師兄(濟人,右)、廖朝仲(濟朝,左)和志工們努力在南靖實踐做好事,期盼帶動社區善的漣漪。(攝影:顏霖沼)

二〇〇六年十二月,漳州臺商廖朝仲,在自身經營的公司停車場,啟動了福建第一場的環保分類活動;為了圓滿首場活動,志工們不僅將自家平日所用的塑膠袋、紙箱等收集起來,且見人就分享,鼓勵街坊鄰居一起加入「家庭環保分類」的行列。而後,因為不忍大地資源過度消耗,為減輕大地負擔,從而開啟「淨無留璃」專案,期待家園沒有到處丟棄的玻璃,大地淨無留璃,人心淨如琉璃。

「我們撿環保,別人不理解,我們就先當傻子給人家看。」
                                                 ---洪小惠

居民耐心地聽洪小惠師姊(慈苗)講解透過省水、省電、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物品等,將環保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攝影:蘇穎)

面對理念不同的人,洪小惠仍泰然自若地解說環保,很難想像,以前的她其實完全不是這樣的人。原本性格極其內向敏感的洪小惠,只要別人說一句無心的話,她便會記在心裡,好幾天睡不著覺;直到開始收看慈濟大愛電視臺的節目,開啟了她與慈濟的這分因緣。

慈濟人改變生命的故事,在在觸動著她──讓她走出家門,發揮生命的價值。二〇〇八年六月,得知南靖有慈濟,洪小惠立即前往參加;在現場,她看到了真實的慈濟人親手做環保的過程,也沐浴在這未曾感受過的溫暖中。回到漳州後,她四處向身邊的人募集回收物,成為漳州社區第一位本地志工。

「希望公公的喪禮可以不燒紙錢。」
                ---蔡美伸

蔡美伸說服家人,以不燒紙錢的方式為公公舉辦告別式。全村共有一百七十三戶將買紙錢的錢投入竹筒中,共捐出一千三百多元人民幣。(攝影:蔡薌雅)

蔡美伸自從聽了上人關於七月吉祥月的開示後,明白了燒金紙的由來,從此開始不燒金紙,並將買金紙的錢投入竹筒。二〇一八年十二月,蔡美伸的公公猝逝,依照村里的習俗,全村的人會送紙錢到喪家;蔡美伸提起勇氣,在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農村,和村里賣金紙的店家達成共識,若有人要來店裡買金紙,請他們將錢投入竹筒。

就在她準備面對習俗上可能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時,沒想到,全村竟有一百七十三戶把買金紙的錢捐出;她看著這些錢,臉上有著感動的笑容及淚水,將思念的哀傷,化為深深的祝福,這些錢不僅沒有燒掉,還能化為愛心幫助貧苦的人。

自二〇〇六年萌芽的一念心,轉眼已將近二十年;當時的一念心,撒下了菩提種子,從此一生無量,福建從此有了一群環保志工默默守護這片大地;一座座小山般回收來的玻璃瓶,在志工手中,重新有了閃爍的新生命。回首來時路,初心依舊不變,福建人文真善美志工,爬梳整理這段繁複的史料,為世人留下典範身影,也在一字一圖間,為慈濟留下歷史。


此書目前僅出版電子書,請購資訊如下列網址,歡迎至凌網電子書城購買
https://ebook.hyread.com.tw/bookDetail.jsp?id=302300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