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則」與「圓融」

0觀看次
A- A+

撰文/候宣如(加拿大溫尼伯)
攝影/黃英喬

午餐後的時光,總讓人不自覺的想打盹;一個哈欠、睡眼矇矓的樣子都會讓眼尖的學生發現,好做為日後與老師談判「可以出去打球」的籌碼。為了讓協商的機率降到最低,又或者想儘快驅趕自己的瞌睡蟲,寓教於樂的課程或許能令學生喜歡來上課。

記得有一次,邀請混齡班級的學生共同製作「祕密地圖」,內容包含設計路線、陷阱及方法等,讓他們發揮創意、思考設計圖案,使地圖更有趣,也讓玩家覺得既刺激又有挑戰性。

學生的年齡從一年級到四年級,其中二年級的Ian和Calum特別投入。然而,他們把地圖內容變成「公開」的秘密;一邊繪圖,一邊誇耀自己設想的途徑和圖畫。

「你們看看,我這裡畫了一個寶可夢怪獸,你們要小心!」Ian大方地揭曉他的機密。

「你們要準備一把鑰匙,才能開啟這個位置的保險庫!」Calum事先透露在哪個位置,需要準備什麼工具。

待整張地圖完成後,便從終點往起點的方向捲起,讓它變成一個捲軸。英文單字中的捲是「roll」,和划「row」的發音雖然不同,但也有一點點的相似度;這讓我想起一首英文兒歌「Row,Row,Row Your Boat」於是,我們一邊捲,一邊唱這首歌。

一開始,以正常版的歌詞和音調唱著,哼著哼著,就把歌詞縮成只剩一個字「row」。

在歡樂的氣氛中,Calum調高自己的音調,如同歌劇唱法,其他學生也隨同他的聲調歌唱;Able拿著長條地圖舞動著,如同指揮家;Violet和Mia則歡快地跳起舞來。

看著學生們樂在其中,教室儼然成為一座歌劇院,而我就是最佳觀眾,正欣賞著一場動人的歌劇表演。

* * *

享受學生這場意想不到的表演,思緒出現證嚴上人觀機逗教的一則問與答,「圓融」與「原則」何者重要?

上人慈示:「真正的好,是在原則中求圓融;若因過於執著原則而待人處事尖銳,到處刺傷人、隨處起爭端,這種原則實無益處。」

在異鄉工作,面對不同文化背景的學生,我時時提醒自己選擇「圓融」的處事方法,代替硬梆梆的教室規則;而不是選擇「原則」來樹立老師的威嚴。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