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您上學「趣」!

0觀看次
A- A+

圖文:陳清香

每周五,是媽媽「上學」的日子。每周的這一天,她一早換好制服,就會前往社區關懷據點的學堂上課。

每次回家探望她,總是和我分享上課學到什麼,聽到什麼,甚至展示她的「作品」。客廳、房間就是她專屬的學習成果展覽空間,舉凡回收紅包袋做的燈籠、紙杯做的提籃......,好多好多。聽著她的分享,以及看到作品,讓我對她的樂齡學堂充滿好奇,很期待有機會能去看看。

上週和她通電話,她預告說,學堂受鄉公所邀請,參加「六堆客家日」升旗典禮的開場表演。剛好在端午連假期間,邀我參加她的打擊樂表演,立刻應允她的邀請。

昨天下午要彩排,我跟著一起前去,發現打擊用的器材,竟是回收的塑膠桶及玻璃瓶等等,太有意思了。一群長者要記拍點,要記動作,即使偶有落拍情形,一起用心合奏打擊樂,就是很美妙的演出。

媽媽(後排左四)與樂齡學堂的同學們,參加六堆客家日升旗典禮的開場表演。

今天七點不到,到鄉公所門口集合,學堂志工請媽媽拿一條客家花布領巾讓我戴起來,我充當他們的攝影志工。雖然沒有相機,手機拿出來就是好工具,一如我在慈濟活動的真善美志工,努力記錄這場獨一無二的表演;當然,我也記錄著媽媽的學習,記錄著她的生命。

常在想,如我一樣在外工作的孩子,要如何做好陪伴?從這過程我體會到,即使我們有空間的距離,可以鼓勵媽媽多分享日常,從她的分享中瞭解她的生活,做哪些事?和那些人互動?再找機會融入她的活動,讓她感受,我們雖然無法常在身旁,但是關懷一直都在。

因緣微妙,今天圓了我想參與媽媽樂齡學堂的願;也學到很珍貴的一課---理解,進而融入、參與,是很好的陪伴方式。


媽媽樂齡學堂的演出,我是家屬,也是攝影志工。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