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杜和益(美國)
攝影:黃英喬
分享一個故事,供養各位大德菩薩。
有位師姊嫁了一位先生,這位先生不務正業,屬啃老一族,這位師姊也沒什麼一技之長。
師姊常常會跟婆婆抱怨,先生這樣是不行的,希望婆婆好言相勸,鼓勵先生找份工作或做個小生意,至少給漸漸長大的孩子一個好樣。
師姊立意良好,但她忽略了一點,既是啃老族,一定是小時候父母溺愛,長大父母也沒輒的叛逆人。
有次,師姊再跟婆婆抱怨,婆婆動怒了說:你不知道「妻行夫跟」的道理嗎?你想做點生意就去做,只要你做了,他就會跟你做(應該是夫行妻跟,寵愛孩子的人總是是非顛倒)。
師姊一聽,很無奈,但也給自己一個啟示,自己先做再說,可是做什麼呢?自己也是什麼都不會啊!
於是,師姊拿出僅有的儲蓄,找師傅學做素麵線羹,還跟師傅說她很惶恐,因為自己什麼都不會。
師傅說:有樹就有鳥來棲,有河就有魚來戲。只要您用心,邊學邊賣邊改進,一定能闖出一片天,安啦!
就這樣學了,試賣了,一賣三十年,師姊分享說,想當初煮一大鍋出來,還真擔心客人在哪裡,結果自己的擔心都是多餘的,真是應了師傅的話「有樹就有鳥,有河就有魚」,客人就在湯頭裡,妙哉!
上人說:「既有可化之眾生,即有能化之佛;有佛即有說法,說法即有弟子。弟子即行始,行始必致終也。」
尤其「有佛就有說法,說法即有弟子」,這句話讓自己聯想到這位師姊的故事,當然師姊不是佛,師姊也不會說法。但這個故事給我的啟示是,佛在哪裡?佛在師姊的意志裡;法在哪裡?法在那一碗碗的湯頭裡。
若再問,她先生結果如何?一賣三十年,沒有先生的護持,那重沉沉的一鍋,誰能提得動上攤車?
嫁好嫁壞都是一種因緣,凡事都要思維如何「逆增上緣」(逆境考驗道心,困難激發潛能),這樣才能知業、了業、不再造業。
(書於D.B 鳥瞰書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