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蔬童vs大廚神

0觀看次
A- A+

圖文:簡淑絲(彰化)
攝影:陳筑鈞

透過網路與線上教學,每星期幼兒園的老師,分享學校推廣蔬食對健康與環境的好處,老師也鼓勵學生與家長用一天,以行動和決心一起來呵護地球。

就讀慈濟大學附屬幼兒園已經一學期的外孫尹睿,除了自己茹素,也帶動一家人由葷轉素。每一回電話視訊,他總是喜歡分享他在學校學習,與在家當小蔬童的心得。

「阿嬤,學校有教我們回家做菜。」

「哇,好棒棒!睿睿可以教阿嬤怎麼做菜嗎?」

「當然可以啊!平常都是媽媽和爸爸陪著我和妹妹一起做菜......洗一洗、切一切,很簡單呀!」

每個星期,兩個孩子放學回家,常常分享在校的學習心得,也會分享老師烹煮蔬食,讓家長與孩子回家線上學習。

女兒筑鈞說:「我的廚藝進步了!是從睿睿與容容就讀幼兒園開始,每個星期老師會分享許多蔬食餐點,讓家長回家親子製作,我很努力學習,才發現蔬食很健康又很容易做。」

有一天,六歲的睿睿說:「媽媽,學校老師有讓我們成為『小蔬童VS大廚神』我們今天來試看看......」

買菜、備菜,切菜、洗菜、料理,一家人手忙腳亂備好「彩蔬花椰菜絲瓜盅」材料。睿睿和容容站上小椅凳,有模有樣學起大人切菜。媽媽準備的食材有:絲瓜、花椰菜、黃紅甜椒、核桃仁......準備的調味料有味醂、醬油、素蠔油、太白粉、白醋、鹽巴。

大廚神的媽媽準備食材,陪伴兩個小蔬童動手做。女兒分享,美味的蔬食看起來賞心悅目,吃起來健康零負擔。

三十年前,一趟環島旅遊,讓筑鈞印象最深刻,是靜思精舍常住師父送的那個好吃的蔬食便當。

「當年,是爸媽帶我回花蓮,猶記得常住師父的那個便當,那個好好吃的便當,至今,都還忘不了那個味道!」1992年1月7日,筑鈞隨著全家開車環島旅遊。

車子開了好久好久,途經靜思精舍,當一群人参觀後正要離開,常住師父拿了好幾個熱騰騰的便當:「餐盒帶著路上吃。」

從小在慈濟家庭長大,因為兩個孩子的因緣,也讓她現在花比較多的時間去了解蔬食的重要。筑鈞分享:「以前覺得自己茹素的因緣還不到,好像引導再多也沒有用,沒辦法找到交集與感同身受。」

因緣不可思議,高中時,她選讀慈濟高中第一屆學生。去年,全家也舉家搬遷回到花蓮,讓兩個孩子就讀幼兒園。

每天下課,睿睿一回到家,總是膩著跟媽媽分享:「媽媽,您知道嗎?動物都是有生命的。」

「是啊!每條動物都是有生命的,我們要愛護牠。」

「吃菜熊蓋讚,吃菜嘛也熊健康!」

從那一次與孩子的對談,筑鈞開始陪伴兩個孩子一起料理蔬食,全家慢慢地也開始茹素。

當新冠疫情再度蔓延,證嚴上人慈示,防護看不見的病毒,需要人們互助合作,透過宗教祈禱的力量來安定人心,也期待人人一起呼籲、響應齋戒。

「真的是睿睿改變了我們一整個家庭,今年的歲末祝福,我幾乎每一場線上隨師,從影片中,看到雞鴨牛羊都是有生命的,如果我們吃了牠,牠的家人找不到怎麼辦呢?如果是親人轉世,變成餐桌上的食物,於心何忍呢?透過影片,讓我也開始認真思考由葷轉素。」

廚房裡,雙手捧著剛做好美味的彩蔬絲瓜盅,睿睿大聲說:「吃菜,很健康喔!」

他笑著對媽媽說:「我是小蔬童,媽媽是大廚神!哈哈哈......」

「是啊!是啊!睿睿與容容是小蔬童,爸爸、媽媽是大廚神......」

冬日的暖陽悄悄地從簾縫中灑落在整個客廳中!餐桌上,豐盛的食材與健康並進,一家四口在廚房忙得不亦樂乎,此起彼落的歡笑聲,也在整個房子中迅速蔓延開來......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