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簡淑絲(彰化)
攝影:簡淑絲、陳文明、楊國華、鄭春金、林敬順
冬日,古樸莊嚴的道場,彰化分會每個角落布置典雅,增添了年節氣氛,一年一度的彰化區歲末祝福展開,所有慈誠委員有如辦喜事一般,欣喜溢於言表,準備迎接上人回到彰化的家。
大紅燈籠高掛,陽光投映在中庭,顯現靜思堂的寧靜與莊嚴。
從來沒有想過我也會參加歲末祝福入經藏。
有一天,接到陳素香邀約,她說:「淑絲,邀約您今年一起臺前入經藏。」
「可是,我真的不會,完全不會......」
「不用怕,很簡單的,大家都不會,慢慢練就熟了。」
「那幾天我要出班、做簡報,大愛臺需要很多資料,很抱歉......」
「妳可以的,放心喔!」
「我......」想盡許多語彙推辭。
過了兩天,葉秀鳳傳來訊息:「淑絲,晚上七點要彩排。」
「我正在傳資料給大愛臺,我不會啦!」
「不用怕,大家都不會,先下來練再說......」
看著螢幕,敲打鍵盤,如如不動的我,還是沒有下樓去。
愈是接近歲末祝福的時間,大家彩排的時間愈是密集。
有一天,經過B2講經堂,我去看出班的狀況,手語胡小惠正認真帶動大家,一個動作一個動作學習。法海區的志工們,有慈誠、委員、環保志工;有受傷的、有剛出院的、也有許多長者,大家很努力學習手語種子的手勢,配合著動作,手要比得到位,才顯現得出精神與力道,也不厭其煩的排練動作,以求整齊劃一。
人群中,一位身材瘦高、頭髮灰白的身影,她不是婆家的舅媽?
近八十歲的舅媽陳美珠跟著志工們一起入法海,她雙手高舉,動作優雅,牢記每個拍點與節奏,很自在地跟著團隊一起演繹經藏。
休息時間,我靠過去:「哇,舅媽比得真棒!您是怎麼做到的?」
「我沒有讀書,也不認識字,看前面的人怎麼比,我就跟著別人的動作做,很簡單啊!」
八十歲的陳美珠師姊說:「我沒有讀書,也不認識字,看到前面的人怎麼比,我就跟著別人的動作做,很簡單啊!」(攝影:鄭春金)
當下,舅媽的一番話震撼我。長子兩年多前往生,收起悲傷的她,每天忙完農事,傍晚時間,她會騎著機車在彰化埔心鄉下,機車後面拉著一臺拖車,在街道巷弄中收環保回收物,風雨不停歇。
還有一回,我走到B2講經堂,看到後面還有一小區塊是空的椅子,徐鳳琴帶著孫女,坐在東班跟著大家一起入法海。
「鳳琴,您比得好棒呀!」
「我還不會,我是第一次参加啦!」
「這麼強,第一次參加就可以比得這麼好。」
「看!法海還很缺人,還有這麼多空位。」
「還缺這麼多,那我坐您旁邊,坐在角落,如果比錯,比較不會被發現。」
小女孩文靜地陪在阿嬤的身旁,小手也跟著經文音樂的節奏起落。
徐鳳琴師姊的孫女乖巧地陪在阿嬤的身旁,小手也跟著經文音樂的節奏起落。(攝影:簡淑絲)
坐在角落的我,跟著大家比,不一會兒,後面傳來......
「淑絲,妳要排在前面,走走走,我們走!」
從沒有比過手語的我,被邀約拉到臺前,這讓我開始緊張起來了。
「佛說妙法不思議 尊者舍利得授記......」看著前方黃素真的動作,她手舉高,我跟著比,跪下來,我也跟著跪。
深深大口呼吸,試著讓自己鎮定,結束後,我走回文宣室。
「淑絲師姊,哈哈!妳的動作比別人慢半拍耶!」
「ㄟ!抱歉啦!我是第一次上臺。」
人文真善美夥伴看到我,紛紛開玩笑跟我說,又讓我倍覺緊張。
當晚,求救手語種子梁淑惠,她請柯麗美馬上錄製三段影片傳給我。
「第一次上臺,才剛開始練,已經很棒了!」只要見面,兩位臺前種子老師總是常常鼓勵我。
每一天,只要靜下心來,我便開始認真抄寫〈窮子喻〉經文,也去研究經文中的意涵。
坐著、站著、開車或是走路,不管走到哪兒,〈窮子喻〉經文、故事、手札的音樂總是縈繞耳際、腦海中不間斷。
1月9日,坐在西班迴廊,當上人開示完後,暗場時間,我們緩緩走向臺前,與上人一起在彰化靜思堂的法華會上相會,彰化靜思弟子以整齊劃一的動作,響亮的佛號聲,迴盪在B2靜思堂。
不分彼此;不分你我,眾人一心全神貫注,呈現著莊嚴道氣。(攝影:楊國華)
上人開示:「雖然靈鷲山不是很高,不過它在王舍城那個地方,算是一個高臺。所以我們還是有志一同,靈鷲山永遠都是在我們的心,很感恩有這個因緣。」
聽到上人的開示,我的淚水不停流......
在一年一會的歲末祝福中,感恩有因緣把握分秒不空過,信、願、行,行入法華,立堅定的願。
從〈窮子喻〉的經文、故事到上人的手札,在手語的展演中,絲絲入扣,深刻印在心中,法入心法入行,更加堅定了我的願力,跟隨上人生生世世行菩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