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漏菩薩」陳錦花

0觀看次
A- A+


撰文/陳美羿;攝影/大愛電視、慈濟月刊

上個星期四(2021.10.21)上人會客室正進行志策會,大家正在聆聽報告時,有常住師父帶著幾個人來見上人,引起小小的騷動。隨師人員忙搬椅子請坐、常住師父過來拍照、攝影師也對準鏡頭……

一位老太太穿著淺淺的藍灰色薄外套,灰白的頭髮鬆鬆的紮著,看著背影,挺熟悉的。啊!好像是陳錦花師姊?

一股衝動想上前去看看,又想:已經圍了那麼多人,不要去湊熱鬧,所以就安住下來。

一行人只簡短停留,隨即告別出去。我想追出去看看是不是陳錦花師姊?又忍下來,告訴自己:會議中不要輕舉妄動。

五點半,志策會結束,德倩師父來跟我說:「剛剛錦花師姊來了,問候你,還託我送了一個禮物給你……」

果然是她!我最敬愛的錦花師姊。

「錦花師姊很客氣,本來只進來精舍走走,不敢打擾上人的。她兒子帶她來,一起去看看先生陳燦輝教授(牌位)。」倩師父說:「錦花師姊知道你在花蓮,特地帶了禮物給你。」

感動莫名的我,眼淚幾乎掉下來。

收到禮物,回到家,看著上面寫著「陳老師」,旁邊又註明「美羿」。我真的哭了!控制不住的哭個不停……我何德何能,讓老人家記掛住,還特地給我帶來禮物?真是不敢當。

收拾淚痕,我給錦花師姊的兒子陳昭誠寫 line,我說:「……禮物收到。你們進來時,我也在現場,看著很像,只是沒有上前去認,緣慳一面……」

陳昭誠回說:「進去精舍見上人原不在行程內,因為媽媽走路不方便……」

「回到家了嗎?」我問。

陳昭誠回:「到羅東上高速公路了。」

「開車呀?要小心喔!」

高齡的錦花師姊,每周要去新店慈院洗腎,孝順的兒女為她請了外勞和司機。特別是單身的老二陳昭誠,全心全力照顧媽媽,無微不至。

認識錦花師姊三十幾年了,溫煦的笑容,親切誠懇的態度,讓人歡喜、親近。用「柔和善順」來形容她,再貼切也不過了。

早年我開始寫月刊的「微塵心蓮」專欄時,就曾經採訪過他們賢伉儷。我給這篇文章下了一個標題:「一對真理路上的行者」。

眾所周知,上人為了貧病眾生,而「自不量力」的要在花蓮蓋醫院,跟陳教授談「掘井人」的理念。讓「跟出家人沒甚麼好談」的陳教授,大大受感動、佩服、支持。

而他們發心捐助「四、五兩黃金」,被誤為「十五兩黃金」,寫在報導上。陳氏伉儷也歡喜圓滿「十五兩黃金」,蔚為美談,流傳久遠。

陳燦暉教授是一個「未受洗的天主教徒、未皈依的佛教徒」。我的宗教經驗跟他很像,我們有共同認識的修女、神父、修士,所以彼此話題很相契。

陳錦花是個很傳統的家庭主婦,相夫教子,經營一個美善的家庭。她不是一個站在檯面上,侃侃而談的名嘴;卻是私底下,耐心講述慈濟小故事,接引許多人加入菩薩道的人。

除了在大專院校任教,陳教授還致力於發明創造,甚至成立「萬國專利商標事務所」。陳教授有十幾項發明專利,尤其是結合電暖爐和火鍋兩用的「冬天的太陽」,風靡一時。

爾後發明超環保的「燜燒鍋」,只要把食物燒開,放在燜燒鍋裡,就可以燜熟燜爛,節省瓦斯又方便、安全。錦花師姊特地送我一個,二十幾年了,我還常常使用。每次用它,我就想起這對可敬可愛的長者。

記得錦花師姊跟我說過:「有一次去餐廳用餐,兒子在果汁裡加了醬油、胡椒粉……」

媽媽叫兒子:「不要胡鬧!」

爸爸說:「沒關係!讓他去創造,說不定會調出特殊的美味呢!」

陳教授還製作過電視節目「發明天地」,也發行過「發明雜誌」,對台灣的創造發明,不遺餘力,居功厥偉。

在他們府上有一幅字,讓我難忘:「免於飢餓是一切人權的根本」。所以他們樂善好施,蔚為家風。記得他女兒陳昭儀老師曾說過,爸媽教她:要捐出收入的十分之一。

2002年陳教授重病時,我和馬神父去看他。馬神父用天主教的儀式為他祈禱;我則是在一旁虔誠念佛。我相信上帝、天使,佛陀、菩薩都在他身邊守護著。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新店慈濟醫院啟業之後,上人為了年長資深的志工的慧命持續,特地安排她們到醫院幫忙。陳錦花和林昭昭在陳英和醫師的診間服務,她們對病人親切招呼,鼎力協助。也為醫師和護理人員準備茶水、點心。年長者依然可以發揮良能,耕種福田。

今年筆耕團隊企劃了「知音合心」的採訪,我特地請林淑真負責陳錦花。林淑真蒐集了資料,建立了年表。除了跟本人訪談外,還訪問周邊的人,包括子女,親友、志工,大家來談陳錦花這個人。

這一天,我們約了李佳穎訪談。陳錦花在兒子陪伴下來到新店慈院,李佳穎等人也來了。

李佳穎是陳錦花帶出來的志工,她說:「錦花師姊是用身教在教我們,她的品德深深影響我們一家人。」

「剛認識錦花師姊時,我正在為一件事情在打官司,心裡煩得要命。」李佳穎說:「錦花師姊講了她們家處理官司的故事,一番話,救了我。」

這事我知道。陳教授的創造、發明、專利,引起旁人的覬覦,曾經有朋友詐騙、仿冒,也有學生竊取智慧財產,恩將仇報……

陳教授告上法庭,官司打得沒完沒了。後來經過上人一番開示,陳教授撤銷了提告,但是還是心有不甘。

「聽了上人說,普天之下沒有我不愛的人。為了真正原諒,我們用對方的名字捐了善款。」

李佳穎說:「聽了錦花師姊夫婦對官司的處理,我明白了。打一場官司,花錢又耗費心神,到頭來兩敗俱傷,何苦呢?」

撤銷了官司,和對方和解,李佳穎頓時覺得輕鬆無比。

基督宗教說:「愛你的敵人!」儒家也有「以德報怨」的教示。但是有幾個人真正做到了?

陳燦暉和陳錦花這一對賢伉儷做到了。難怪上人曾經讚歎他們是「無漏菩薩」。

(2021.10.26)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