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愛永傳

0觀看次
A- A+

撰文/ 陳春來;攝影/編輯組

2021年11月17日,大中區上人場次歲末祝福,第一場在臺中靜思堂展開。

在大廳的文物展場中,除了有證嚴上人的著作書籍、淨斯茶、靜思文物等等,還有高掛的大紅燈籠。整個布置,很有過年的味道。處處充滿溫馨,讓進來臺中靜思堂的每一位,都有「回家」的感覺。

我站在遠處,就聽到了清晰的聲音......

「親愛的家人、朋友大家好,今天是特別的好日子,我(王金福)來為大家詳細介紹說明白。」一位個子不高,理著平頭,有著溫馨熱情的招牌笑容,還有那特別的嗓音,一時之間,讓所有現場的菩薩們,爲之駐足留連忘返。還有那幽默有趣的四句聯,讓人笑彎了腰。

王金福師兄以臺語說:「海底出產龍蝦,三義出產好茶,邀請大家一起來吃茶,菩薩道上一個招一個。」一會兒工夫,菩薩們匯聚,來聽聞《掌中人生》本尊王金福,推廣淨斯、靜思。

王金福講起了自1990年接觸慈濟,到了1992年受證慈誠,因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旅程,真誠投入慈濟大家庭而不懈怠。

人生就如波浪,浮浮沉沉,不知所為何來。在經過慈濟菩薩善道的淬煉下,漸次修行中體悟人生真理,盤點自己的生命,不讓這輩子空過。

「早期生活困頓,歷經滄桑歲月,從無到有的過程,慈濟於五十五年前的歲月,若沒有上人的那一分悲天憫人的胸懷,就沒有現今的靜思法脈、慈濟宗門......」王金福說。

利用半天時間,王金福師兄認真推廣慈濟淨斯產品,講上人的法語,融入法髓,以「靜思語」介紹起來更有力道,可以將上人出版的書,還有靜思產品,讓每一個來參與歲末祝福的菩薩們,帶回滿滿的法及幸福,與家人們分享。
~~~
午齋後,筆耕陳美羿老師細心指導,也不斷地鼓勵大家,她分享:「我曾三次隨師,結果我三次都落跑。當初還沒有電腦的時候,文稿都用稿紙寫,然後上呈給上人。」

但是今年二月初,回去花蓮,寫好的文稿沒有交給上人,只放在自己的臉書上發表。

疫情期間,雖然進去精舍,但不敢進去上人會客室,怕把「病毒」帶進去。

「結果有一天上人問:『妳是跑到哪兒去了?』我覺得很冤枉,因為我有看到上人,是上人沒有看到我。」

後來,美羿老師天天到精舍報到,而且每天都會恭呈一篇文稿,上人說:「妳每天交一篇稿子,我都很喜歡看,妳要繼續寫喔!」

現在,美羿老師同時有四本書在進行。她利用歲末祝福隨師行的機會,發心要廣邀全台的文字志工,一起為慈濟寫歷史。

聽到老師這段故事,讓我非常感動,更有決心提筆書寫。想到上人的一句靜思語「不要小看自己,人有無限可能」,寫作沒有訣竅,唯有多寫就是了。

我要學習美羿老師的精神,發願為慈濟留下足跡。也要為文史記錄,帶動更多的人來響應善與愛的歷史紀錄。

(筆耕團隊 隨師筆記 2021.11.17)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靜思園地